拉丁舞共性
1、体态与握持。伸脖,挺胸,收腹,直腰,缩臀,全身保持自然挺拔的同时,四肢放松。握持有单手和双手两种。
2、引带与站位方式。引带方式有腹部中位和头部上位两种。站位方式有伸臂状态下,闭式(二人相对)、全开(二人平行)、半开(二人90度)三种。
3、动力源。胯部为动力源,上身和四肢所有运作均来自胯部的8字形摆动,即在臀部紧缩前提下,由胯部发力,牵引全身运动。
4、力量传递方式。呈辐射状,即以胯部为发力中心,依次渐进,沿平面方向四处扩散延伸,形成蛇摆尾状的骨诺米牌效应。
5、下身运动。在缩臀前提下胯部发力,力量沿大腿、小腿、脚背(髁关节)传至脚尖(趾部),并以脚趾实现(表现)胯部的摆动轨迹。以8字形为基础,不同舞种有不同的轨迹和节奏。
6、上身运动。在缩臀前提下胯部发力,力量沿上身(腹、胸、背)、大臂、小臂、手腕,传至指尖。以上身扭转(反身动作)以及臂的摆动方位,实现(表现)胯部的摆动轨迹。
基本功精髓
1、发力与回力。动力源与力量传递方式,必须遵循脚随身动原则。身体任何部位、任何状态的动力源均来自胯部摆动。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会形成蛇摆尾状的骨诺米牌效应。才会感受到类似杨丽坤孔雀舞效应。由腰挎发力产生脚部和手部的回力(反作用力)是这样形成的:(伦巴为例)右胯发力传至脚底--右脚底发力传至左手腕--左手腕引带力传至对方右手腕--对方右手腕回力传至左胯部--左胯部发力传至左脚底。瞬间完成引带与被引带的动作。
2、下身的保持垂直。胯部摆动效果通过脚的轨迹来实现(表现);为了配合胯部的8字形摆动,在臀部紧缩前提下,脚趾应走内弧线,膝盖应向内扣,随动力腿重心移动到任何位置时,下身外侧始终与地面垂直,而且最大限度地向里凹,从而达到双重效果:慢节奏的动作造型美;动作的快节奏得以实现。
3、上身的反身运用。左脚向前(后)身往左(右)转,右脚向前(后)身往右(左)转的反身动作,贯穿在包括扭秧歌在内的,所有行走奔跑的自然协调中。反身动作的这一自然协调,也是力量传递的需要,互为因果。胯部发力在上身的力量传递,必须通过反身动作来实现。只有通过反身动作的这一自然协调,并沿臂部渐次延伸到手指,才可能达至最协调的效应和最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