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中国的“大河之舞”何时出世?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4:37:00 点击:

  前一阵媒体报道,风靡全球15年的《大河之舞》在今年结束全球巡演后将退出舞台收藏起来。15年前横空出世的《大河之舞》不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阵阵踢踏舞热潮,更是为观众们留下了一段段经典的回忆。如今,《大河之舞》即将告别舞台,留下的不仅是艺术经典,还有爱尔兰传统的文化。

  踢踏舞在中国的影响很大,观众也持续不减。国内的舞蹈团体都曾经相继模仿,其中著名的要数东方歌舞团,该团有一个节目基本上就脱胎于《大河之舞》的一个章节。然而观众似乎更热衷于原汁原味的视听享受,《大河之舞》在中国有多站巡演,反响都很热烈。

  有意思的是,前段时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的歌剧《西施》中有一场舞蹈,叫“响屐舞”,据考证说西施就是擅长这种舞蹈。因这种舞蹈是通过脚上的木屐敲击地板来打出节奏,被称为中国的踢踏舞,且这种舞蹈出现在春秋时期,所以更是被推举为踢踏舞之祖。中国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精彩演绎,是件大大的好事,我们深感敬佩。只是事后想想有点怪怪的,好好的中国传统舞蹈,为何非要与国外的踢踏舞挂上钩呢,难道还是因为踢踏舞在中国影响太大了,一说咱们是他们的老师,肯定更吸引观众眼球?可是悠悠五千载的灿烂文化为什么要靠外国人来传播呢?

  《大河之舞》在全球蹦跶了15年,如今要激流勇退了,但踢踏舞所传播的英伦文化余波势必还要荡漾好一阵子,它所展现的文化形象更是会深入一些人的心。这种成功是否对咱们中国有点启示呢?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大师从美国演出归来后,就确定了京剧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代表。在梅先生精湛的演绎下,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风横扫全美,之后又吹遍苏联直至西欧,而在那之前日本也早已为之动容。如今,作为国粹的京剧,名角众多,功夫都不减当年,外国人也纷纷折服于我们的京剧艺术。可是,很难看到再有人能像当年的伶界之王梅先生那样,在海外造成长时间巨大的轰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创作出了有活的敦煌壁画之称的舞剧《丝路花雨》,可几年来鲜闻它在国外演出的消息。1986年,林玲等四位民乐演奏家携我国音乐界的国宝《弦索备考》中的部分古乐首演欧洲,为西方观众带去古老东方文化的问候。可直到近几年,西方有影响的舞台上才渐渐又出现中国民乐的身影。

  时至今日,在众多艺术家的倾力演绎下,中国浓郁的传统文化已经很大程度地打动了外国观众。我们从不缺少可以展现文化的载体,也能够培养出完美诠释文化的人才。可是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节目能像《大河之舞》这样在世界舞台上雄踞15年,将爱尔兰之风吹遍世界。

  不可否认,《大河之舞》的成功是文化与商业的双赢,难道我们没有这个实力吗?笔者不相信。从《大河之舞》的成功也可看出,在以商业力量作为助推器的同时,不但要不断精益求精、深入打造,更要坚持原有的风格,努力展现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才是最重要的,真正能吸引观众的,是民族文化的东西。

  何时能将中国的文化艺术打造成咱们自己的“大河之舞”,我们一起期待。



0% (0)
0% (10)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