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佤族歌舞喜与忧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4:37:00 点击: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采访,记者了解到,佤族是我省的特有民族,其中65%居住在临沧地区的沧源、双江、耿马等地。自古以来,佤族生性剽悍勇猛,能歌善舞,特别是佤族木鼓舞、甩发舞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近年来,随着我省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建设,佤族歌舞逐渐走出深山、走出国门,走向商业演出舞台,成为吸引中外游人的一道精神大餐,被誉为动感风情的佤族歌舞扩大了沧源和佤文化的知名度。

据统计,目前在全国各地以唱歌跳舞为业的沧源人已有近千人,有合法经营资格证的佤族歌舞团队近十余个,成为临沧地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包括司岗里艺术团桑嘎艺术团李江平艺术团文祥艺术团等歌舞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里的剧院、公园、酒店等公共娱乐场所,为宣传沧源、宣传佤山、宣传佤文化一展风采。1993年至今,沧源县先后派出50多名佤族青年演员到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佤族村展示佤族歌舞。云南民族村自1992年建村以来,沧源县先后派出4批演员到云南民族村佤族寨工作,这些演员还于1998年代表云南民族村到新加坡慰问演出,受到新加坡人民的热烈欢迎。

我省县级艺术团体十强之一的沧源县阿佤山民族歌舞团是该县成立最早的艺术团队,始终保持佤山乌兰牧骑的旺盛生机与活力,歌舞团共创作演出500多个节目,演出6000多场次,上山下乡为农村群众演出3000多场次,他们创作的佤族铓锣弹唱《阿佤山上新事多》、佤族歌舞《高格龙勐》、《跳新房》、《薅秧歌》、佤族器乐曲《加林赛》等节目分别获国家级大奖,2000年曾被文化部、人事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沧源黑旋风旅游艺术团由临沧地区旅游局和沧源县旅游局联合组建,通过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宣传和展示沧源县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该团成立以来,先后到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慰问演出和旅游宣传促销演出,他们采用佤族礼仪中的歌舞敬酒的方式接待宾客,堪称一绝。沧源司岗里艺术团是一个自负盈亏的民族艺术团队,把沧源佤族歌舞艺术推向市场和通过产业化运作,为宣传民族文化和繁荣地方经济作了有益的探索。

佤族歌舞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是佤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佤文化产业中最具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项目。然而,在振兴佤族歌舞和打造佤文化品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隐忧。

其一,缺乏资金、缺乏艺术人才、缺乏必要的条件。以沧源县歌舞团为例,目前有职工25人,其中的11名合同制演员每月工资不足300元,排练厅仍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石棉瓦房,所用的音响、道具、演出服装等都为自己动手制作或是低价格购买的产品,制约了佤族歌舞的提升。

其二,佤族目前还没有培养出知名歌唱家,创作新的歌舞节目无资金、人才支撑,仅靠佤族原有的几个舞蹈节目很难在激烈的演出市场打拼。因此,培养佤族艺术家、让佤族歌曲与佤族舞蹈比翼双飞,是繁荣佤族歌舞的关键。

其三,佤族民间艺人青黄不接。过去,佤族歌舞大部分靠口传和动作传承,而现有的民间老艺人年岁已高,如果不尽快运用现代手段进行有效搜集整理,面临失传。

有一位名人曾形象地指出:沧源县知名度的提高,不是靠白糖和茶叶,而是靠沧源的佤族歌舞,靠佤族姑娘的长发甩向全国,甩向世界!为此,建议省、地有关部门为保护和发展佤族歌舞文化创造条件,加大对佤族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打造佤山歌舞的品牌形象。




0% (0)
0% (10)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