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中国舞剧的第三次浪潮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4:36:00 点击:

中国舞剧的第三次浪潮
中国舞剧的第三次浪潮

    谁曾预及,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在隔阂了40多年后开始交往之初,大陆本土前往台湾进行交流的第一批艺术家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两个艺术团演出的竟都是舞剧:中央芭蕾舞团的两台戏,一台是中国芭蕾舞剧《祝福》、《林黛玉》的片段和跟据中国作曲家作品《紫气东来》编排的现代芭蕾,另一台是古典名著《天鹅湖》全剧;接着去的是云南省歌舞团的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据白淑湘、李承祥、蒋祖慧说,在芭团演出的两台剧目中最受欢迎的是国内舞蹈家自创的剧目,台湾艺术界对其评价甚高,认为是世界第一流的中国芭蕾,还有的评论家认为中国大陆演艺界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是芭蕾舞。民族舞剧《阿诗玛》在台湾也受到热烈赞扬。这是能说明中国舞剧发展的两个“点”,两个亮点。
    再说“面”,自建国40周年庆祝活动开始以来,舞剧的创作演出又趋活跃,呈上升态势。《吴越春秋》、《勃海公主》《南越王》、《春香传》、《人参女》相继出台,直到最近在沈阳举办的1992年全国舞剧观摩演出,13台大型舞剧各展风采,掀起了舞剧创作和演出的一个新高潮。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传统源远流长。
    音乐、诗歌、舞蹈三者交融形成的“乐”,曾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传统艺术中的主要表演形式,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存在的舞剧形式。因此,现代的舞剧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
    20世纪20~30年代吴晓邦、梁伦等前辈书写了中国新舞剧的开篇之作。但由于当时国难当头、财力贫弱、舞蹈艺术自身力量单薄等原因,直到新中国建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一些基础后,1957年大型民族舞剧《宝莲灯》面世才迎来了中国舞剧的第一次高潮。新时期开始,出现了以《丝路花雨》、《奔月》为代表的一批舞剧,这批作品在表现手段上,即在舞剧中充分发挥舞蹈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方面,无论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均有新的突破,可谓中国舞剧的第二次高潮。如果以上描述可以成立,那么我想说中国舞剧的第三次浪潮已拍岸而来!
    笔者以为作出这样的测判是有根据的。根据首先来自舞剧艺术自身的发展。
    前已述及,现代观念的中国舞剧迄今已有60年历史,60年来特别是近30多年来我国已创作演出过几百部大中小型的舞剧作品,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这是一。
    数十年来我们在舞剧观念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源在于本民族艺术传统的舞剧观念,从原苏联引进的舞剧观念,以及来自当代欧美的各种学派的舞剧观念,使我们得以兼收并蓄、择善而从,这是二。
    尤为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和积累,时至今日,不仅在50多年前开中国舞剧先河的老一辈舞蹈家依然健在,建国后投身新中国舞剧建设事业的骨干不少正处于重要领导岗位,而且80年代以后经过舞蹈院校专门培养的风华正茂的舞剧编导也已挑上大梁。如此老、中、青三代荟萃的中国舞坛,如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团结协作,展示舞剧精品之期,可说指日可待!
    1992年舞剧观摩演出的艺术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此次观摩演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首先是题材广泛和多样,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当代农村的新旧矛盾,远涉重洋的科学考察。均都有所反映。其次是表现手法的广泛和多样,戏剧式结构、心理式结构、交响表现手法、色块表现手法等都登台亮相,有的运用恰当,取得很好效果。再次为创作主体的广泛,如果说过去的舞剧创作力量多集中于京、沪、穗、沈等地的话,如今已是遍地开花,群雄并起。北京的中央团体、省、市、自治区,乃至少数民族自治州和盟一级的歌舞团体,均有舞剧参加演出,这说明舞剧艺术——这种舞蹈艺术领域中需要较高专业水平方能驾驭的艺术形式,已逐渐为更多的舞蹈编导们所掌握,这是舞蹈艺术创作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的最好说明。
    除了广泛性和多样性以外,还出了高水平的作品,最突出的当属民族舞剧《阿诗玛》。该剧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色彩斑斓、瑰丽多姿的舞蹈,将一部流传已久的动人传说,展现在我们面前,如诗、如画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有点,有面,有广泛性,又有精品,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似乎在告诉我们:中国的舞剧创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跨上一个新台阶。
  过去我们曾幼稚地以为,只要有好编导和好演员就一定会出好舞剧。实际事物的发展绝不这样简单。拿舞剧来说,它确乎是一种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驾驭的艺术形式,只有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而全面的艺术知识,编导才能整合舞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灯光),编织出一个神奇的舞剧世界;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掌握高难的舞蹈技巧,并具有运用人体动作刻划人物的本领,演员也才能塑造出一个生动鲜明令人难忘的动态形象。但是,一部舞剧的成功和面世,整个舞剧事业的发展繁荣,它需要的绝不仅止于此,多年的社会现实使我们终于悟到,没有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没有社会文化市场的需要,没有较多的人力、财力、时间的投入舞剧事业的发展,正像一句成语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在1992年全国舞剧观摩演出开幕式上谈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舞剧和歌剧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为此,文化部举办这样剧种的大型观摩演出活动,对于繁荣社会主义的舞台艺术,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见地和举措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我想,一方面舞剧艺术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准;另一方面则是一个国家的舞剧艺术的发展水平,常常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总体文化艺术水准的推动或制约,不仅如此,它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个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推动和制约。
    唯其如此,当我们研究和评估中国舞剧的发展前景时就必须顾及以上诸种因素和条件。笔者也正是综合思考了促进和制约舞剧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之后,才作出第三次浪潮即将到来的测估的。这就是说,时至今日,不仅舞蹈艺术内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已经具备,舞蹈艺术外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也趋向成熟。
    这即是说,一方面政治稳定,经济不断发展,有关领导对舞剧艺术事业相当重视,随之财政、人才的投入逐渐增加;
    另一方面是,由于舞蹈是一种世界共通的情感语言,舞剧艺术所独具的形式美感和情感内含最容易为外国朋友及港台同胞所喜爱和接受,(本文开篇时所述中国芭蕾舞剧和中国民族舞剧率先访问台湾就充分说明这一点),那么旨在发展经济、广交朋友以增强国力和扩大国际影响的我国政治家和企业家们,迟早会对中国舞剧的发展给以应有的青睐和支持。
    以上就是我对当前舞剧艺术发展形势的看法,如果这种看法还有些参考价值的话,我以为我们舞界同行就应当振奋精神,把握机遇,调整观念,去迎接新浪潮的到来,并在其中一显身手。



0% (0)
0% (10)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