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广场舞蹈城市文明的催化剂 社区和谐的润滑剂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4:33:00 点击:

广场舞蹈城市文明的催化剂 社区和谐的润滑剂

首届东莞中老年广场舞的一个场面。(资料图片)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舞蹈是群众最喜爱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形式。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广场舞蹈是城市文明的催化剂。东莞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兴城市,这座城市因为打造广场文化之城,让数百个广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舞会。在广场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广场舞蹈成为老百姓最喜爱、参与面最广的活动形式,它为群众搭建了新的交流平台,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品位,催化城市文明发展。

    广场舞蹈是农村城市化的文化形式

    早在语言还未产生之前,人类就开始聚集在一起,通过肢体动作传情达意,庆祝丰收和胜利,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形式充当了原始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在历史长河中,民众早在无意识中创造了广场舞蹈,并且发展了它,使其逐步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经过岁月变迁,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已深深扎根于农耕文化形态下的广大民众生活中。

    东莞是一个从农业县城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当初的农民“洗脚上田”,过上了城市生活,但由于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跟不上城市化的步伐。如在上世纪80年代,妇女还以在外面跳舞为耻辱,但到了90年代,妇女有了展现自我的意识,开始从麻将台走向公共场所,开始跳舞交流。对于她们而言,这是一种潜在的回归,回归到“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并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到新型城市人的心灵归属。90年代末,妇女们开始时尚入时地装扮自己,并纷纷走向广场、舞台,借助于动感强烈的音乐、热情奔放的舞姿,来展现她们的青春活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场舞蹈在表演中寄予了对原生态乡村生活的深情厚谊,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艺术表现形态来看,它有着明显的农耕生活痕迹,并没有被完全“现代化”,尚存历史遗留的古朴。不管是刻意的、或是自然演化而成的新型城市的文化意象,还是古朴向现代化生活的异质化,广场舞蹈都已成为东莞人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东莞是全国广场最多的城市,辖区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0多个广场星罗棋布。依托这些完善的设施,广场舞蹈较为活跃。近年来,东莞参与广场舞蹈的市民越来越多,节假日在广场举行活动时,聚集人数高达数万人,这种参与热情是前所未有的。广场舞蹈有文化单位、社团组织的,也有民众自发组织的。文化单位或者社团以公益性的方式普及集体舞蹈,张扬广场文化激情,有利于群众文化更具导向性、时代性和广泛性。各镇街自编自导自演的广场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不仅使观者赏心悦目,也丰富和活跃了东莞新型镇街各社区市民的文化生活,它构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定生活形态,形成了一种有益群众身心的娱乐、交往方式。

    广场舞蹈是社区和谐的润滑剂

    随着新世纪以来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广场舞蹈整合优化了传统“原生态”民间舞蹈的资源,从乡村走进城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以往以一村或一族为单位的群众活动形式正在改变,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广场舞蹈,目前正在成为现代城市民众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成为美化生活、净化心灵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也让市民思想更开放,邻里关系更密切。

    东莞是一座移民城市,外来人口是本地居民的近10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广场舞蹈为代表的广场文化活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今在东莞,一到夜晚,不管外来工还是本地居民都聚集在一起,共同体验着广场舞蹈这种因人群聚集而形成的“壮观艺术”。广场舞蹈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也丰富了东莞新型都市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一位家境殷实、住在镇街上的妇女说:“以前没有文化广场时,村里的妇女们喜欢聚一起搓麻将打牌,有时打到忘记回家煮饭,甚至忘记接孩子放学回家。如今,大家都来跳舞,不仅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内心也不像以前那样空虚了。”同样,广场舞蹈也像磁铁般吸引着在这里务工的外来人员。广场舞蹈为民众提供了轻松有趣的聚会场所,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氛围,使都市民众摆脱了城市空间的孤独冷漠,找到一种回归感。正是因为广场舞蹈的普适性,让本地人和外来工相处得非常融洽,使城市生活充满和谐温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莞这样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让妇女“抛头露面”,在人们面前展示自己的舞姿和热情。东莞市大力推广以农村妇女为活动主体的广场舞蹈,不仅突破了传统思想的限制,还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化,比如增加了民族舞、现代舞、健美操、国标舞的训练,各文广中心还聘请了专业艺术指导在广场上组织训练,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艺术性、观赏性,较好地展现了新农村、新女性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现在东莞镇镇有广场,村村建广场,群文专干常年到各镇街开展培训和辅导,指导创编一些内容健康、富有动感、节奏明快、风格各异、寓教于乐的广场舞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文化广场。

    广场舞蹈是城市文明的催化剂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兴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广场舞蹈以其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和潇洒的舞姿,为广场艺术增添了亮丽色彩,迅速成为广场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

    从2003年开始,东莞提出建设广场文化之城,在建设星罗棋布、功能完善的文化广场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广场舞蹈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层次和品位。广场舞蹈营造了一个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增长知识、健身强体的良好氛围,把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爱好的人们聚集起来,让他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天地。如今,广场舞蹈像星星之火,在东莞市各镇街燃烧起来。

    近年来,东莞举办过多次广场集体舞蹈大赛。在历届大赛中,呈现出六个特点:一是参与面广。有31个镇街31支代表队和社团代表队近3000人参赛,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有离退休人员、学生、老师、社区居民等,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选手同台表演,相互交流,其乐融融。二是表演水平高。广场舞蹈不仅具有娱乐性,也追求规范的专业性。参赛选手们的表演动作优美流畅,作品富有创意和感染力,每一支舞蹈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三是影响广泛。一些镇街通过普及广场舞蹈,培养了不少舞蹈人才,群众的专业艺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四是参赛作品形式丰富多彩。民族歌舞、古典舞、国标舞、现代舞、健美操等各种舞蹈形式同台竞技,节目创意新颖、艺术手法独特,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平。五是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如厚街镇创编的舞蹈《狮舞呈祥》,具有浓郁的本土民俗风情。六是艺术性和群众性完美结合。参赛的节目中既有反映百姓同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作,也有民族大团结、祝福祖国明天更美好的作品。

    广场舞蹈为东莞打造广场文化品牌提供了突破口,已成为一道展示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景观。有效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既让现代文化得以迅速流行,也使传统文化绝处逢生,进而促进人们生活更加积极向上。这正是东莞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着力打造文化新城的一项重大举措。(刘影 广东省东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助理)



0% (0)
0% (10)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