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中国古典舞和西洋芭蕾舞,一个是在东方悠久的历史中孕育、演变至成形,一个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发展流行并逐渐职业化。两大舞种之间更多地是交锋的关系,但这一局面在舞种的变革中已经悄然嬗变。嬗变的源头,则是以中国古典舞教学与训练体系而闻名的北京舞蹈学院与以古典芭蕾著称的意大利罗马国家舞蹈学院缔结了合作交流关系。
在两所学院进行的交流合作项目中,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古典舞课主任黎芳娇担任了前往罗马、对罗马国家舞蹈学院古典芭蕾的科班生进行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任务。黎芳娇此行,也正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第一次走出国门,与古典芭蕾的训练进行交流。为什么风靡世界的古典芭蕾训练体系要学习中国古典舞?它们之间又会产生怎样的碰撞?
训练基础差异大 芭蕾科班生对古典舞没概念
初夏的周末,北京舞蹈学院门口,一颗颗开着密密麻麻的白色花骨朵的老槐树迎风招摇着枝桠,槐花的香气氤氲着校园的前前后后。在北京舞蹈学院住宿楼里,记者见到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古典舞课主任黎芳娇。
“北京舞蹈学院和罗马国家舞蹈学院之间的合作交流,源于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一次舞蹈大赛,罗马国家舞蹈学院院长玛格丽特·帕瑞拉在这一赛事中担任评委,她发觉,中国古典舞、尤其是男舞者的技术技巧简直不可思议。因此,两所学院一拍即合,并建立了交流互访的合作关系。”黎芳娇介绍。
据了解,北京舞蹈学院对出访教学有一个原则,由于上世纪80年代初,正处于北京舞蹈学院“徒手身韵”等古典舞基本训练体系正在形成的时期,由这一时期的毕业生担任出访教学工作,会更好地传达出中国古典舞训练中的核心元素。因此,1980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的黎芳娇和北京舞蹈学院的翻译徐蕾组成出访罗马的队伍,在当地进行了为期3周的教学。
黎芳娇认为,罗马人是地地道道的欧洲人,罗马国家舞蹈学院学习古典芭蕾的学生,他们接受的是地地道道的芭蕾训练。“对于中国古典舞教材的选择,去教他们什么、告诉他们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我们要提取最代表国内文化的、很先进的元素,走出国门教学。”
因此,对于女舞者的教学,黎芳娇选择了中国古典舞中最具民族特性的内容——徒手身韵。身韵课是在古典舞训练体系中的基础课。而这一基础延续下去,还有带道具的身韵,譬如说水袖和一些表演性的组合。而对于男舞者的教学,由于他们对中国舞训练的技术、技巧和能力方面特别感兴趣,所以,黎芳娇打算教授一些具有民族特性的技术技巧,如扫膛、旋子、蹦子等中国古典舞男子舞的“几大件”。
然而,带着交流的愿望,黎芳娇开始第一堂课时,却发现,在第一周的教学中,这些古典芭蕾科班生基本都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她继而分析,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与芭蕾舞训练基础很不一样:古典舞的“坐”和“立”是人体重心和用力轨迹的变化,但芭蕾更强调开、蹦、直的元素。
“对于学习古典芭蕾的学生而言,学习中国古典舞等于要接受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训练。古典舞中躯干传导、形神传达的元素,动和静、气息和动作的配合,对于古典芭蕾的科班生而言非常陌生。”黎芳娇说。
古典舞的身韵让科班生放下“芭蕾架子”
发现舞种训练存在问题后,黎芳娇和徐蕾虽然很沮丧,但也并不气馁。对于两大训练体系之间存在的差异,她们不断地推敲怎么找到着眼点、启发这些科班生跳出古典芭蕾、找到中国古典舞的感觉。
“在舞蹈训练中,形象的元素更容易模仿。因此,我们给练习生们观看从国内带去的舞蹈录像,告诉他们学的是哪个组合。这样,他们就有了视觉、直觉的认识。”黎芳娇告诉记者,女舞者对古典舞中躯干的律动,眼神、头、肩的互相配合非常喜欢。在基础训练中,她们也逐渐开始区分古典舞动作的性格。
而在训练男舞者时,在教授技术能力之前,黎芳娇对练习生们进行了腰腿功方面的基础训练。“一学习技术动作,满教室都是舞者;一练到腰腿功,30多个练习生最后就剩下5个。”黎芳娇表示,虽然古典芭蕾的科班生,特别是男性练习生,他们非常喜欢古典舞的技术,却对略显枯燥的腰腿功等基本功练习十分“不感冒”。
这次两大舞种的交流,黎芳娇总结:“女舞者在训练时发觉,中国古典舞很美,她们很愿意学习。男舞者虽然喜欢中国古典舞的技术,但又觉得基础训练的难度太大,而教学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最终呈现出的结果是,女舞者比男舞者的训练要好很多,她们基本上在动作中能够传达出一定的神韵。”
黎芳娇评价说,事实上,在芭蕾训练体系中加入一些中国古典舞的元素,能够让芭蕾中的某一个动作、舞者的某一个部位更具艺术性。而罗马国家舞蹈学院的老师们也明确表示,希望学生能够将古典舞中的“徒手身韵”融入到古典芭蕾中。对于古典舞中肩的律动、身体重心的流动和用力方法,他们也都特别赞赏。他们也觉得,女舞者们在之后练习芭蕾时,她们的脖子和肩的部位不再绷直、僵硬,而是融入了中国古典舞的身韵。
而此次出访教学最深的感受,黎芳娇表示,中国古典舞讲究精神实质,古典中包含了历史和经典的概念。因此,中国古典舞中,人与自然更为接近。而芭蕾的古典是宫廷、贵族的概念,缺乏中国古典舞中人与自然的亲近感和天人合一的感觉。“芭蕾更像是端着架子的贵族。通过这次交流,我感觉到他们会放下了贵族的架子,回到了本原。”
“设想一下,就像我们学习芭蕾舞一样,让他们也来学习中国古典舞,这样就说明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罗马人对中国和中国的文化还是不了解,而我们现在思考的是,我们优秀的文化如何渗透到罗马的文化里,而不仅仅是古典芭蕾中。”黎芳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