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杨丽萍的“响声”实在奇妙!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4:32:00 点击:

 

 

杨丽萍的“响声”实在奇妙!

杨丽萍 邱晓峰 摄

 

 

杨丽萍的“响声”实在奇妙!

杨丽萍在“催生”章节中的精彩表演。邱晓峰 摄

 

  山野的声音、森林的声音、村寨的声音、生活的声音……经过编排汇合在一起,成为了生动的艺术。昨晚,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带着最新创作的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登上湖南大剧院的舞台。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演员们极富热情的表演、各种云南特色的器乐发出的原汁原味声响征服了观众。

  除了“好看”、“惊讶”、“感动”、“震撼”这些常规赞誉外,倾听到这场“响声”的人们更是收获到了一份沉甸甸的对生命的思考。听到幽默诙谐的唱词,有人发笑;听到震天动地的鼓声,有人紧紧捂住耳朵;听到哀婉神秘的唱腔,有人默默流下眼泪。谢幕的时候,舞台上的“村民”们一片欢腾,那种发自内心对生命的礼赞和热爱,又让人不禁动容。

  52岁的杨丽萍三次出场风采依旧

  观众昨晚看到的《云南的响声》共分为8个章节,以《序·胎音》打头阵,身着奇异服装的演员从剧院四面八方进场,一下子把观众带入神秘、古老的云南世界。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看到了那些发源于云南神秘部落的民间智慧:立起的竹子挖个洞便可吹响天籁之音、串串葫芦穿戴全身、谷粒撒下便像自然界的太阳雨、令人捧腹的《公老虎母老虎》、老鼠向乌鸦求婚的《老鼠提亲》、以及具有皮影色彩的《最后的马帮》等等。

  作为总编导兼主演,杨丽萍昨晚依然是全场关注的焦点,她一共出场三次,每次都带给观众惊喜。相较于“孔雀舞”的唯美、“荷花度母舞”的空灵,杨丽萍三段全新舞蹈奉献给观众的更多的是奇妙。

  你能想像杨丽萍扮演孕妇是什么样子吗?在第一场“催生”里,杨丽萍一改以往的舞蹈风格,将一位临盆孕妇表现得淋漓尽致。悠扬的女声中,身着蓝色土布衣服的杨丽萍,挺着肚子,步履蹒跚地从鼓阵上走来。当演员们用手轻轻拍打着鼓面,发出类似胎音一样节奏急促的心跳声时,杨丽萍灵动的身形伴随着有力的节奏,诠释出一个为生命而使尽最后一丝力气的孕妇,临盆的一刻竟然将现场有些女性观众感动得落泪。正如杨丽萍自己所说的一样——“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儿奔生”。

  杨丽萍的第二次出场是在“牛铃铛”一幕里,杨丽萍手提牛铃,头顶牛角,踏着大鼓和牛铃的交响节奏,急舞而来,俨然一头踏实稳重的耕牛,舞姿轻快肆意挥洒。

  如果说开场时演绎的“孕妇”,是用矜持震慑了全场,那么,杨丽萍在结尾处踩着祥云鼓“轻飘”而来,则是用惊艳打动了观众。“孕妇”的灵魂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在这段中,扮演杨丽萍女儿的是她11岁的小侄女小彩旗,现场两人合跳了一段双人舞《幻觉》,一对“阴阳相隔”的母女披头散发,尽情地跳着,尽情将生命力倾泻如注,整个舞台陷入狂欢。梦醒之时,她似乎趟过了岁月之河,沿着祥云鼓铺成的路,她走上祭坛,徘徊在阴阳两界之间……《云南的响声》依然呈现着生命的轮回,以及对强悍生命的敬仰。

  杨丽萍的每次出场都让观众印象深刻,虽然演出长达两个多小时,但观众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极大的热情,结束时几次以热烈的掌声呼唤杨丽萍,大幕也久久不能拉上。

  “52岁了,还跳得动吗?”入场前不少观众担心,年过半百的杨丽萍是否还有昔日的风采。但舞台上的杨丽萍依旧用她轻盈的舞姿展现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在她的字典里,应该没有年龄这个词语吧!”坐在记者身边的一位观众说。

  一位专程从衡阳赶来的观众告诉记者说:“杨丽萍的舞蹈就是与众不同,无论是之前的孔雀舞,还是现在的牛铃舞、孕妇舞、甩发舞,都非常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它们不是乐器胜似乐器

  在《云南的响声》里,用簸箕和稻谷就能创造雨景,全身“长满葫芦”的人还能吹奏葫芦丝,女孩手脚并用拉的却是一把只有一根弦的乐器……300多种仿大自然的响声,让人过足了“耳瘾”。

  在“太阳雨”的场景中,几个男人把手中的竹片舞得像一个飞速旋转的车轮,发出阵阵风声;女人们捧起麦子,从双手间漏下,落到簸箕里,发出由小到大的雨声。仅这一场中所用的麦子就多达3吨。

  第四场《葫芦人》,每个演员都背着数十个葫芦,在舞台上跑动时,发出的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全剧最具生活气息的是《树下的交响》,钉耙、锄头、水车、水缸、水罐、竹叶,都奏出了美妙的音乐,正如台词中所说,“让所有能发声的、不能发声的东西都发出声音。”各种声音汇成了山村交响曲,别有一番乡间风情。

  千姿百态的声音如同绚烂的色彩,描绘出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画卷,既真实又感人。这些声音都是真的?当然。演出音效都是现场乐器的真实发声,演出过程中每个演员身上都佩戴麦克风,全部现场收音。

  《云南的响声》没有节目单,也没有戏剧线索串联,但观众从一幕幕场景转换和演员们耍弄出的各种声响中,能清晰感受到深沉、神秘、清新的丰富情致。虽然杨丽萍个人的舞段超过了《云南映象》和《藏谜》,但全体演员激情四溢的群舞才是全场表演中最动人的力量。“果然是一场独特的打击乐,太震撼、太过瘾了。”观众郑先生说,这样的“响声”再听上几遍都不厌,真是一种享受。

  今晚,《云南的响声》还将在湖南大剧院继续上演一场。

 



0% (0)
0% (10)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