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谈《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优势
一、更加强调通过舞蹈学习实现人格的完善。
舞蹈是以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在舞蹈投递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它对于舞者来说,却是一次身体的超越与心灵的历炼。每一位舞者都要经过一段艰难的训练过程,才能达到身美、心美、神美的效果。《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从艰苦的学习训练到完整的考核表演,是一种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过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顽强坚韧”、“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知难而进”、“果断自信”等这些优秀的人格素质,都能在接受这套教材严格的学习训练与考核过程中得到体验和实现。那些做事要投入、认真,做人要踏实、进取的道理,不用多说,也很自然地被孩子们理解。相比其它活动,习舞在塑造品格、锻炼毅力方面作用更直接,更生动、有趣,也更易于被孩子们接受,这正是舞蹈美育所带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此外,在参加舞蹈考级活动期间,学生需要自己动手敏捷准确的调换服装、道具,这对于那些事事要父母代管的孩子,无疑又是锻炼自理能力的好机会。此外,在《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中还有意识的收取了一些反映劳动的歌曲及动作,对没有多少机会直接参加劳力的孩子们来说,也是对劳动这种人类最基本最神圣活动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在主持实施《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始终有通过习舞帮助孩子们塑造品格、完善人格的意识,则教学与考核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为,孩子们一但体验到了战胜、超越自己的快乐,学会了做人、做事的能力,他们的勤学苦练也会变得更加自觉。
本人在实施这套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绝不简单地满足于教给学生技能、技巧,更注重将舞蹈文化引入课堂,通过舞蹈这一载体,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感受、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平台。孩子们可以通过舞蹈的学习与训练,更加深切地认识自我,更加自觉的塑造自己健全完整的独立人格,而这些,都是未来他们承担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重要基础条件。
二、更加关注通过舞蹈训练实现智能的提高。
一个人的智能由观察力能、模仿能力、空间方位能力以及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诸多方面构成。而一切智能的基础最初都源于肢体的运动智能。通过手舞足蹈和对肢体的控制与把握,婴儿的神经系统得到发育和健全,肢体运动智能的发展又促进了其它智能的同步提高。舞蹈训练从手、眼、身、法、步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注意、观察、判断、模仿、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都有全面的推进作用。这一优势在《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中被全面的体现出来。这套教材对身体肌肉的控制力、关节的灵活性、韧带的柔韧性的科学系统的严格训练,对空间、时间、力量、创新思维等能力的严格要求,实现了对学生多元智能的提高。而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变幻多样的肢体动作,学生们对智能训练的接受会更自主、更直接,也更有效果。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在练过一段时间舞蹈之后,注意力更集中了,反应能力更强了,接受能力更快了,文化课的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更加重视舞蹈习练对健美形体的塑造。
舞蹈的本体是肢体运动。舞蹈是通过娱乐达到健身的最佳方式,同时可以训练学员的肌肉呈条形生长,达到形体美的目的。例如,《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通过系统的基础训练及欢快的动律训练和轻松的舞步训练,使舞者在控制性、灵活性和柔韧性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也使其身体曲线优美舒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舞蹈可矫正不良体态。这一训练功能有着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是通过肌肉修饰形体,来得到修长挺拔的效果。同时舞蹈训练还可改善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形体。笔者在开展《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从过级比率出发选择学生,对于每一个有习舞愿望的孩子都给予同样的关注,特别鼓励那些先天或后天形体不够健美和聋哑、自闭的孩子通过认真训练达到改善形体不良状况、塑造健美身材的目的,帮助他们获得健康完美人生的机会。
四、更加突出舞蹈教育在提升艺术修养、抚慰和陶冶心灵方面的作用。
美,源于心灵。对舞蹈美的感悟,来自心灵,更作用于心灵。那种伴随舞蹈而来的细腻、优美、宁静、生动、热烈、激越等等心灵感悟,或像微风吹过一池清水,或像巨人吹起奋进的号角,带给舞蹈表演者和欣赏者的愉悦与快乐、振奋与激励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无以伦比的。有研究表明,肢体运动和音乐是人净化心灵、抒发情绪、宣泄压力的最佳途径,而舞蹈,正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引导学生参加舞蹈学习、表演、创作与鉴赏等活动,可以在不知不觉当中塑造提升其思想情操、培养其高尚审美情趣和能力。《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收集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民族舞和韵味十足的古典舞,提供了舞蹈表演的内容,增强了舞蹈学习的趣味性,并为舞蹈创作增添了素材,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艺术修养,实现了心灵与情操的升华。同样值得引起人们重视的是,非职业舞蹈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舞蹈家,更应该培养具有相当舞蹈知识、技能和鉴赏水平的人,他们也许不能成为舞台上的表演者,却可以进入管理、教育、研究、传媒、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成为舞蹈艺术的高水平的欣赏者、传播者。对于那些并没有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来说,非职业舞蹈教育则更能给予他们一种与美、与健康永远结伴的生活方式,舞蹈带来的愉悦,会令他们享用一生。
五、更加有利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承传。
中国舞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千姿百态、别具风格的中国古典舞蹈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高度凝聚着中华文化最精华、最美丽动人的部分,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特殊载体。它不需要语言,却和音乐配合,可以调动视听的直接感官,令全世界有机会一睹其芳容的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们为之倾倒。自1985年《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在世界范围内推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加了中国舞的学习,很多人通过《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解了中国。现在的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他们稚嫩的视野,像世界上所有民族一样,他们面临承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严峻课题。《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为孩子们设计了包含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所有基础内容的教学考核内容,通过学习和考核,他们自然地完成了对其中包含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吸收。同时,这些接受了“中国舞”严格培训的孩子们,未来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新的一代传播者。
闻一多先生曾说过:“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人类最早诞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它原本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作为肢体的艺术,它直接、形象的表达形式和美妙、生动的艺术意境带给生命个体的愉悦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柏拉图)。在国家大力提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舞蹈绝不仅仅是由舞蹈演员呈现在舞台上供人们远远欣赏的艺术品,更应该成为普通人表达内心情感、从事审美活动、提升人生境界的手段和载体,应该在普及艺术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将舞蹈普及推广到孩子们的身边,充分发挥这一艺术形式特有的美育功能,有效引导孩子们在高尚的审美与艺术世界中畅游,这应该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走过24年的历程,教学主体也从最初的社会、民间办学开始即将走进学校义务教育的课堂,这说明我国的舞蹈教育已经迈出了同发达国家接轨的脚步,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笔者从二十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的普及和推广要进一步突出素质教育的理念,秉承坚持科学系统、注重普及提高、实施快乐教育、承传祖国文化的宗旨,让中国舞这一艺术的瑰宝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不断的发扬光大,让中国舞带给孩子们健康美丽的人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舞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