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在海宫,谭师曾不止一次提及,摩登舞才是真正的ballroom dance,而现在大家跳的所谓的舞厅舞,实际上只能算作是流行舞,或者流行交谊舞。原本对谭师的看法不是很赞同,至少觉得谭师有偏颇之嫌,不过昨晚听课却顿悟。本人所指的是杨艺先生创编的和本土化的交谊舞,而不是把所有的交谊舞都算在内。不过,如今北京市面流行交谊舞,大抵都有杨艺的痕迹,或者说“一切皆平四”。
首先有必要先把摩登的东西再聊几句。应该说,摩登最初的原型也是民间舞或者宫廷舞。但是这些舞后来被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严谨精神的欧洲人,如英国、德国,所理论化。其中,不少社会的有闲阶级做了不少贡献。就像李师所说,最初研究摩登舞的人起码都是几何学家,后来又吸引了一些运动生理学家。因此,这些人无论是在舞程线,还是身体运动的规律方面,都对摩登舞做了较为细致的规范,以至于上升到理论境界。现在摩登舞的要领,用李师的老师的话,归结为“前进、后退、升降、转”。够简单了吧,够浓缩了吧!这里面的核心就是如何运用重心相互配合和引带,从而到达摩登舞的效果。因此说,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要领和元素,你到世界各地都可以去跳,而且大家都是按照一个章法,也就不必担心你的套路别人不理解。于是乎,这个更应该叫做ballroom dance,更适合在全球范围内交谊使用。但是学习摩登舞,需要一定理论支持,因此对于力学茫然无知的人肯定不行。还有,舞蹈过程中礼仪规范和对基本功、架形、体位以及舞程线的严格要求,还有节奏的变换,使得闲散惯了的人也颇感不爽。因此,摩登上手难,但是一旦基本功掌握,进步和突破也是迅速的。
再来说说杨艺同志的东东。杨艺曾经把摩登舞称为“阳春白雪”,这从一个角度说明,摩登舞作为舶来品,在文化迁移的过程中发生误解。实际上,偶以为,中国本土是不存交谊舞这个东西的。很难想象在封建的中国,孤男寡女在一起搂着跳舞。因此,按照文化传播的必然规律,摩登舞必然也会出现文化变异。就如,绅士运动台球,到了中国成为市井泼皮们光着膀子的游戏。还有,像干“小二”一样被干掉的红酒。还有,呼啦圈,等等,不一而足。那么中国有的是什么?有的是表达劳动、丰收(农业国)和爱情的舞蹈,秧歌或者社火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于是乎,这也成了杨艺先生用于本土化包装的主要素材。
在交谊舞的本土化过程中,把原来理性化的东西减少了,特别是那些不易被普通劳动者所接受的理论和规范,而大大增加情绪化的感性内容。因此,本土化的流行交谊舞为饱受压抑的平民阶层提供了一个可以宣泄情绪的途径。而宣泄情绪仅仅靠脚步的动作是不够,相反上肢、胸腰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是更有效的方式。于是,我们发现,在脚步和舞程被简化后(脚步简化也意味着简化了节奏的变化),流行交谊舞更容易上手,而上半身动作和表情的自然和随意,也使大家从严格的闭式位中解放出来。但是,有道是“行散神不散”,如果说只简单停留在外形的随意上,那也许你永远是流行交谊舞的初级选手。我们必须去体会这个不散的“神”,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感性认识和情感经历。但是,这对于颇带“学院派”意识的工科学生来讲,反而比理解和掌握摩登严谨的理论更难!自然,我们发现,在实际中平四和吉特巴的高手往往是老年人居多。
我们在把视线从情感再回到动作上来。不知大家对中国民族舞蹈有多少感性认识,我们不说别的,就说说秧歌吧。平四本就是秧歌和民族舞的衍生物,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就说舶来品吉特巴。大家见过秧歌中一男一女的对舞情形吗,这就是吉特巴需要的双方调情动作和感觉。还有,大家对秧歌中的旱船有印象吗?吉特巴的基本步和节奏,以及肩部的动作,还有体态,决类旱船中的推车老汉。旱船三人组的灵魂人物是前面的引导者(不知道确切的名称),他的动作是即兴的,是随意的,是幽默的,是诙谐的,他的屁股是撅着的,马步是常有的,打滚也是不鲜见的,还有他随着重拍儿的动作定格,摆出的pose,种种此类,一个中国吉特巴的原型已经跃然纸上了吧。ok,但是,我知道,任何一个高超的秧歌艺人都不是理论专家,他们对自己表现的东西从来没有一个固定套路,他们除了基本的节奏外,有的只有丰富而热烈的感情,一切都是率性而为。就像杨艺本土化的流行交谊舞的上肢动作,也许根本就没有办法理论化,因为其本质是情感驱动的。因此,结论是,本土化的流行交谊舞上手容易,想要有境界很难,如果你不懂得释放情感,缺少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感性认识,你一辈子都是没有灵魂的舞者。
最后,再来简单的比较一下。谭师说,“摩登是两个人的舞蹈,必须讲究配合,摩登舞是用来在舞厅中交谊和娱乐的,不是用来表演和比赛的”。而本土化的流行交谊舞,特别是吉特巴和平四,由于开位的动作极多,因此要求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个性动作和发挥,感情交流和调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感觉,平四和吉特巴在与生人跳的时候更加的不爽,因为双方缺少情感的共鸣,自然也就得不到释放。由此来,本土化的流行交谊舞比之摩登,反而更像是表演,而交际的功能受到了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