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这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运动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泛指快慢的程度。”在舞蹈中指“各种过程进行的快慢”是训练的非常重要的基础之一,对他的了解与把握直接影响着舞蹈训练的质量,影响着舞蹈表演的表演力与艺术感染力。
被称为“现代舞蹈理论之父”的鲁道夫.冯.拉班先生认为:“应特别注意动作里包含的力效,要明确地表演它们,并确定地采用适合它们的节奏速度。”了解掌握舞蹈动作与速度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训练的质量与表现作品的能力。
德国现代舞蹈家玛丽.魏格曼认为:“舞蹈和音乐一样,被叫做‘时间的艺术’……我们必须以此来认识舞蹈和音乐两种互相合作的艺术语言的结构:必须使之在时间上相互协调,和谐一致。我们需要以此来规定节拍,明确一个主题到下一个主题之间的转变,给予准确的、必要的强调,捕捉动作和呼吸瞬间。”综上所述我们会对速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舞蹈通过音乐节拍、节奏限定着动作的时值和速度,动作的速度需要通过节奏、长度、加速、减速来识别,身体肌肉在收缩和放松的过程中,需要对节奏有所意识,正是在有序的多种节奏的速度变化中,肢体形态才会得到有效地训练。
人体动作的舞蹈是一种人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身体反应的速度也会千变万化。让学生们养成无论在舞蹈训练时还是在舞蹈表演时都会身随心动,让舞蹈体现出它那富有意味,富有生命动态形式的独特美学特征,让广大观众享受到舞蹈艺术带给人们的感动和快乐时我们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