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纵观此次获高奖的军旅作品,贴近时代生活,传承民族精神,给人一种健康向上的审美愉悦。它标志着军旅舞蹈事业继承传统,弘扬时代主旋律,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拓展着军旅舞蹈的创作视野,彰显着军事题材作品表现生活层面的创作新貌,成为本届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如,获当代舞作品金奖的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表演的群舞《父辈》,该作品以凝重悲壮、充满史诗感与浮雕造型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我们的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带给观众一种跨越时空的心灵震撼以及壮美、崇高的审美共鸣。又如获作品银奖的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表演的群舞《风雨路上》,则以抽象的艺术表现形式,用肢体语言来诠释和概述革命者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前行在风雨路上,将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的精神内涵。同时,它也以今人的视角,解读革命者的精神境界,在表现形式上寻求出新,观来令人为之振奋。上述两个作品,都从不同的艺术视角和时代生活层面,对军事题材的创作空间作了有益的拓展,其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有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说,立足军营生活的创作沃土,不断追求和拓展军事题材作品表现生活的层面,在艺术形式上锐意进取,大胆创新,正不断地引领着军旅舞者始终立足舞蹈艺术发展的前沿,创作出一大批形式清新、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不仅如此,这次获奖的其它军旅舞蹈作品,在选材上还有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与人物内心情感的作品。如兰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的群舞《汉子》,该作品塑造和表现了质朴、强壮的西北汉子的风采。而海政文工团创作的双人舞《同窗》,则以充满诙谐的艺术手法刻画表现了人物,它生动活泼地再现了莘莘学子的成长经历,男女同学间从幼稚到成熟的心路历程。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的《呐喊》与《银杏树下》。它们从不同生活层面、不同艺术视角与表现手法,抒写了各类人物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风采,编舞技法也是风格迥然不同,各具艺术特色。
一批优秀表演人才的脱颖而出,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军旅舞蹈方阵所拥有的实力。如表演金奖的两个获得者,前者的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孙秋月,她用肢体语言,情感细腻地展现了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妇女一生的情感历程。后者则是空政文工团的潘永超,他也通过技艺娴熟的肢体语言,展现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像如此具有艺术表演张力的还有几位获银奖的演员,他们是海军的王圳冰、兰州军区的秦熙和空军的李宇。来自南京军区与广州军区分别获金奖和银奖的两支群舞团队,在表现作品、塑造群体人物及技术技巧的发挥上,也都展示出了部队舞蹈团队所具有的雄厚实力。
综上而论,使我们清晰地感悟到,军旅舞蹈事业要想不断进取,就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推动军旅舞蹈事业全面协调地持续发展,深入现实生活贴近多彩军营、情系官兵,展现他们忠实履行我军使命,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新面貌。要继续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做先进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站在时代艺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牌,使其成为代表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