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舞蹈美学与人的发展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4:29:00 点击:
舞蹈美学与人的发展

——兼谈素质教育与多元智能

(节选)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艺术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内容提要:20世纪的结束和21世纪的来临,不单是一个百年纪元的终结和一个千秋纪元的开始,它还标志着更多的东西……首先,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人类社会将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和时代;同时,科教兴国、信息革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生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强音……。在这跨世纪的门槛上,我国舞蹈教育正面临着百年不遇甚至是千载难逢发展机遇,一方面,舞蹈教育作为人类最古老和最悠久的艺术形式,她必将在这个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纪焕发青春、充满生机和和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和学校美育她已如雨后春笋般,正向着国民教育和各级各类学校普及。也就是说,21世纪的舞蹈教育将面临着下面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作为阳春白雪的专业舞蹈教育必将继续朝着高雅艺术的终极价值方向发展,二是作为素质教育的舞蹈美育必将向着国民教育的本体价值方向回归。舞蹈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是舞蹈教育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舞蹈美育,普及全民舞蹈教育,使中华民族成为能歌善舞的民族,是发展高雅舞蹈艺术的重要条件和社会基础。因此,舞蹈教育只有首先找到自我,才能最终超越自我。

本文首先从艺术与科学心理学的关系谈起,并由此涉及当前在国际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第四思潮)以及美国哈佛大学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零点计划》及其由此产生的《多元智能》(理论)等,然后由此探讨了中国的审美心理、美育思想和素质教育问题,其中主要探讨了艺术教育和美学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零点项目;多元智能



一、从艺术与科学心理学的关系谈起
关于艺术与科学心理学的关系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引起心理学届的足够重视,然而,在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过程中,却有一段生动的历史(事实):186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费希纳(G.T.Fechner)首创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的感觉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费希纳定律、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于是,费希纳便一举成了实验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然后,费希纳又对美学产生了兴趣,并用实验心理学方法来研究美学的感觉问题,于1876年出版了他的《美学导论》一书,于是,费希纳又一举成了实验美学和科学美学的创始人;同时,费希纳的主要贡献还表现在是他开了心理学美学(交叉科学)之先河,因此,他也是大家公认的审美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美学似乎从此找到了方向和方法,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就是美学史上的实验心理学美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美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美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学等(以及作者正在探讨的超越心理学及其美学)。由此看来,艺术、美学和心理学之间可能的确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不解之缘。

在科学心理学、科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诞生之后,著名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作为20世纪初费希纳心理学美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的“心理距离说”是独具创意的心理学美学理论。那么,什么是心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说呢?根据本文作者的概括与总结,我认为,心理距离说所谓的“距离产生美”的距离,并不是指物理空间距离,而是指人的(审美)理想与(客观)现实的距离、(审美)意象(想象表象)与(生活)具象(记忆表象)的距离、亦即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由此看来,这个“心理距离”正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则、审美的一个特殊标准、美感的一种重要特征和美学的一个基本因素,甚至可以说“心理距离说”也是解决许多艺术问题和艺术矛盾的一个基本方法与原则。

然而,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距离概念与思想,中国美学中的“远”的概念就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距离”问题,这个概念与中国美学中的虚实说、模糊说和意象说的内涵都是完全一致的和密切符合的。

然而在我看来,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却是自身尚不明白了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理论,它对心理学或艺术心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一)关于“心理距离”的概念与内涵,对于我们认识艺术的本质与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二)“心理距离”的概念不仅是艺术和美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正是其更高的心理需要与其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与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和林崇德教授的心理发展观、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平衡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都是完全一致和密切符合的;(三)关于心理距离产生的机制、原理、原因和条件问题,我认为,产生心理距离的机制是想象、条件是想象空间、心理空间和心理时间;(四)“心理距离”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科学思路和实验方法,这也是布罗没有想到的问题,但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五)对于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即本体自律问题,我们必须从心理距离切入身心关系来解决。

因此,我认为,感觉和感性只是艺术和美的一个基本特征,艺术和美之所以都与感觉有关或是感性的,这主要是因为艺术和美的东西都与形象有关的缘故,然而形象的东西除了能引起人的感觉之外,还能引起人的想象,甚至只有想象和艺术想象才是产生心理距离和舞蹈艺术美的源泉,想象就人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个新形象在普通心理学中叫想象表象,在艺术心理学中就叫意象,心理距离和心理空间就是记忆表象(生活具象)与想象表象(审美意象)之间的心理时间和想象空间,就是艺术高于生活的距离和空间,艺术美的本质是想象,艺术起源于人的想象,无论是艺术创作或是艺术欣赏,其本质都是想象。

同时,我还认为,舞蹈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与当代最高级的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或超越心理学之间存在的不解之缘,这也许正是艺术与超越之间天然联系的反映。对此,就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竟然在艺术上或舞蹈艺术中找到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前沿、前途和归宿。

正如我在近年发表的几篇论文中所说,由于艺术的本质是想象,艺术起源于想象,艺术和想象都是最典型和最超越的精神现象,所以艺术心理学和舞蹈心理学都是最典型的超越心理学,或者说,它们都是通向超越心理学和自由王国的途径与桥梁;同时,超越心理学也恐怕只有在艺术心理学中才能首先破壳而出,发扬光大,因为这里不仅是心理学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地方,而且也是与超越心理学最临近的地方。

现在,在心理学界,大家已经公认超个人心理学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第一思潮、华生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思潮和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思潮之后的第四种心理学,这种新的心理学正在世界上兴起,其前景是无限的,其意义是重大的(参见[美]弗兰克•戈布尔著的《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李安德著的《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郭永玉著的《精神的寻觅: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等)。

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和《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等著作中所说:“我应该承认,我终于不得不把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倾向(思潮)看成(是一种)革命,这是在革命这个词最纯粹、最古老的意义上说的,即在加利略、达尔文、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思那里已经做出的革命的意义上说的,它是理解和思考的新路线,人和社会的新形象,伦理和道德的新概念,以及(社会发展)运动的新方向。”

同时,马斯洛还说,“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即第三思潮)只是过渡性的,只是“更高级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的、以宇宙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那种心理学的准备阶段。这些新的发展可以很好地为许多完全绝望的人,尤其是为理想主义受到挫折的年轻人提供确实的、可用的、有效的帮助。这种心理学将为形成人们一直在寻求的人生观、宗教代替物、价值体系和生活计划提供了帮助。没有超越,不能超越个人,我们就会成为病态的、狂暴的和虚无的,要不然就会成为失望的和冷漠的。我们需要某种比我们更大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这就是一种新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

因此,本文也是试图从舞蹈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探讨超越心理学的一种尝试,艺术是一个想象的世界、理想的世界、精神的世界、创造的世界和自由的王国,从艺术心理学到超越心理学也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一条途径!

但是,今天在心理学界,却仍然存在着轻视艺术心理学和在心理学中忽视艺术的地位与作用的错误倾向。《零点计划》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开展的一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和开发艺术教育问题,正如《零点计划》研究项目创始人资深认识论学者古德曼教授(Nelson Goodman 1967)所说,艺术不仅是灵感和情感的范畴,它也是认识和形象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为艺术思维,它与科学思维同样重要,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艺术教育和形象思维的认识微乎其微,我们必须从零开始,来弥补人们对艺术教育和艺术思维研究的欠缺和不足(故名《零点计划》: Project Zero);后来,这项研究在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零点计划》研究所两位所长之一)的领导下,通过对艺术思维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零点计划》的两项重要成果,即加纳德《多元智能理论》和《艺术推进》(项目),并在美国大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0多年来,美国为此投入了数亿美元的研究资金,有数百名科学家参与了此项研究,其研究成果对美国影响深远。1988年美国公布了《走向文明》“全国艺术教育现状研究”。1994年通过了《美国教育法》,确立了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下面,本文将通过探讨艺术教育和舞蹈美学的心理学问题,来研究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涉及创造力与人的右脑开发问题。

二、舞蹈美育对人格教育(非智力因素)和心理健康的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1921年用智力测验的方法选拔了1528名智力超常的天才儿童,并对他们的成才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追踪研究。由于当时刚刚提出和流行智力测验,因此,特尔曼最初的假设是为了证明一个人的智商(IQ)是导致人生成败的决定因素。

1928年,他对这批孩子进行了一次家庭和学校调查和采访。1936年,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特尔曼利用通讯调查的方法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和人生发展情况。

1940年,特尔曼把他们召集到学校,进行了集体座谈和各种测验。

从1940年到1960年的20年间,特尔曼每5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通讯采访。1960年,特尔曼逝世后,心理学家西尔斯前仆后继,接着研究,将该试验一直推进到了1976年,这些儿童都已进入老年(约60多岁)。

结果发现:这些智力超常的儿童在到中年或成年时,大多数人都是有成就的。例如,从他们中任选800人,其中有成就的人数比从社会上任选的800名同龄人的有成就的人数要多10-20倍,这说明智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但是,在这些天才儿童中,也有20%的人所取得的成就没有超出一般人,这说明智力又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和充分条件;然而,当对他们中的成就最大的20%的人与其中成就最小的20%的人相比时发现,他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却在于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的不同,其中成就最大的这一组人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拥有一种共同的个性,即他们的谨慎性格、进取精神、自信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等。由于这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因此,这引起了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高度重视。

托尔曼和西尔斯这项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意志的结晶和例证。1976年,这项研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卓越科学贡献奖。

由此可见,人的智力与他的成就之间虽有一定相关,但智力因素本身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和充分条件,而人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即个性心理品质才是导致人生成功或失败的更加重要的心理因素。对于舞蹈艺术来说,情况也是这样,舞蹈家的成功并不是取决于他(她)的智力因素,也不完全取决于他(她)的体形和容貌,而是主要取决于他(她)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其中主要包括他(她)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及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信念和自信心等,而这些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又并非全在自己的艺术生活中。常言说,“功夫在舞外”,一个演员,只有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生活、人情和风情,多开阔视野,多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多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深刻理解角色产生好的舞蹈感觉。因此,非智力因素正是影响舞蹈感觉的重要因素,非智力因素不仅直接影响舞蹈演员的舞蹈感觉,而且还会从大的方面影响舞蹈家的成功与成才。




0% (0)
0% (10)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