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 舞剧水月洛神观后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2-4-7 11:51:00 点击:

 曹植在《洛神赋》中,塑造了一个绝美如仙、圣洁如神的宓妃形象,抒发了对她无限真挚的倾慕和可望不可求的爱恋……人们都知道,这未必就是隐喻他对甄后(嫂嫂)的恋情,而是用这种人神相隔的爱情,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一种政治诉求,“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希冀兄长曹丕(魏文帝)能够由此看到他依然在守望着骨肉之情,看到他那“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报国之心,甚至飘忽地奢望着,终有一日能打破猜忌的阻隔,得到信任。

    然而,艺术不是历史。创作《水月洛神》的艺术家们宁肯用“传讹”中凄美的爱情故事,重新解读魏晋时期大诗人、大才子曹植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那个时代“人的觉醒”(《美的历程》)的崭新形象。

    无论是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是曹植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并非是张扬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没落情怀,而是“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所以才有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才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雄志。《水月洛神》的编导由此开掘而去,在清晰地勾画出曹植命运变化的轨迹中,揭示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植的思索与追求。而剧中曹植的命运轨迹,却都是由曹丕的“一步,一夺,一占,一刺,一上”的链接中勾画出来的。

    先看“一步”:在两汉风格的鼓阵中,以铿锵鼓点为激昂节奏,曹植兄弟的双雄对舞,不禁令人神往那“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风发意气……然而,在对舞一开始,曹丕就舍我其谁地跨前一步,毫无顾忌地占据领尊之位,显露了其必将突破手足之情的阴鸷心机。对比之下,曹植则依然憨实地劲舞,袒露自己的飞扬无羁、蓬蓬勃勃的神采。正是以曹丕的这一步为起点,灵魂中的“霸道”与灵魂中的“王道”开始了激烈的撞击。

    再看“一夺”:当上赐宝剑时,单纯阳光的曹植毫无禁忌地伸手欲接。瞬间,曹丕飞快地从曹植手下抓住剑柄,夺过宝剑,高高地举起……这是阴鸷利用坦荡的不设防取得的胜利,使曹植由此向着政治困境滑去——“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三看“一占”:曹植兄弟效命疆场,百姓只能“寄身于草野”。令曹植惊叹的是,在战乱之中,竟然听到了悠扬的古琴声声。循声而去,他见到了凛然拨弦的美人甄氏。摒除了血腥和哭泣,在他的眼前只有甄氏美丽的光环,那是一种不可向迩、不可亵渎的美。他凝神伫立,继而,捧起丢弃在废墟中的古琴,怀着对美的珍重和敬仰离开了。甄氏仿佛是在乌云缝隙中见到了阳光……与此相对比的是曹丕,他挥剑刺去,接连打开六道大门,斩杀了在场所有的百姓,得到了他最得意的战利品——甄氏。前者是对美的珍重和敬仰,后者则是对美的粗暴和占有。两种取向、两种心态的差异,孕育着双方的灵魂的碰撞。

    继而是“一刺”:在庭宴上,曹植第二次见到甄氏,她已经是哥哥炫耀的战利品了,并且穿上红袍,成为了甄后。两人相见,两目相触,两心相知,绵绵不尽的情意无以言表。“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宫人们的蜚短流长,越过了宫墙,沸沸扬扬。曹丕拔剑刺向亲弟弟曹植,威权刺穿了骨肉情怀的最后一层薄纱,什么美的追求,爱的向往,统统被剑刃的寒光湮没了。曹植只能“忽不悟其所舍,怅神霄而蔽光”了。

    最后是“一上”:曹丕踏上红地毯,登上了权力的高台,被贬斥的曹植孤独地抱着古琴漂泊,怀着对多舛命运的惊悚和困惑,走向那不知所终的去处……

    然而,曹植丧失的是政治命运,对至高至善的美的追慕、求索与向往,他是永不停歇的。于是有了结尾的际会洛神,宓妃与甄后合一的洛神,“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对此,他将“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美的光芒终将穿越短促的生命。

    《水月洛神》就是这样,用简洁、准确而又优美的肢体语汇揭示出主人公曹植命运的悲剧性演变,是谓“以形写神”。在曹植的命运衍化中,他的精神世界是凄凉而又美丽的,政治利剑斩断了他的报国之志,却不能阻断他对美的发现与构建。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永远发现(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种神圣的心灵的标志。”也如舒婷所说:“理想使痛苦光辉”。这就是《水月洛神》的主创以当代人的视角去解读了这位诗人在那个时代的“人的觉醒”。

    李泽厚先生对“气韵生动”做过精辟的阐释:“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同样,作为戏剧舞台艺术,在演出的每一个瞬间,或流动或静止的舞台画面都应该是在揭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为此,导演做了匠心独运的构思。

    首先是水与月饱含着令人玩味不尽的意蕴。开幕那高悬的半个月球断断续续地滴下“朝露”,荡起涟漪,积出潭水,流逝而去……忽然水从天降,犹如飞瀑直泻,曹植迎接着似水年华的命运雕塑……在曹植第一次见到甄氏时,圆月格外皎洁,甄氏拨动的琴弦鸣响在曹植的心中,使人们忽然产生了飘离呻吟与哭叫的战火,升腾到和平生活本该有的那种梦境的感觉,高洁,清雅……当曹丕发现甄氏时,本来皎洁的圆月被黑影侵蚀了一牙……随着曹丕用利剑逐一打开六道大门,直逼甄氏,将手臂搭在甄氏的肩头,那圆月也逐渐由半蚀而全蚀了。这意味着甄氏的悲剧命运?意味着曹植的黑暗岁月的来临?意味着美的被亵渎?尾声,孤愤的曹植在洛水边际会女神,那一轮圆月映照着他与她在水月之间,自由地尽情地激昂地享受着美的创造……而那水,由滴下的“朝露”而产生涟漪,产生流水,产生直泻的飞瀑,产生烟波浩淼的洛水,载着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载着诗人曹植的梦幻追求,直向遥远的后世……月是亘古不变的空间,水是转瞬即逝的时间。千秋之月永悬夜空,阅尽人间的悲苦和美好;万代之水长流大地,卷去尘世的破碎与梦想……

    其次是十二块墙体的妙用。这些墙体,正面隐约可见汉代的石刻图案,背面则是明亮的镜子。其自由的流动,任意的组合,巧妙的翻转,时而显示宫廷的森严,时而切割着曹植狭小的空间,时而流动着宵小们的流言,时而充作甄氏与流民的护围,时而张扬着曹丕的威权,时而又形成扑朔迷离的曲折小路,令曹植的苦苦追索愈加困顿。而所有的翻转又都无不映照出人世的魅惑与真诚,饱含着道不尽的人生况味。

    最应赞赏的则是导演在男女主人公情感最纠结的节点上,大胆地停滞瞬间的时空,把曹植内心最隐秘的幻觉展示出来,让生活的“本该如此”与“竟然如此”形成鲜明的对照,使火热的追求与冷酷的现实产生无情的碰撞,从而直观、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曹植与甄后平静背后的汹涌无尽的情感波澜,揭示了他们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

    以洛神为题材的作品并不罕见,但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水月洛神》脱颖而出,的确值得热情地鼓励和深入地研究。

 


0% (0)
0% (10)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