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评论 >> 浏览文章
剧作家莎士比亚笔下爱情悲剧《罗密欧与茱丽叶》(R&J)大约在一五九五年发表后,时至今日仍历久不衰,不同范畴的艺术家都尝试以他们的技巧再展现这部著作。二○○九年,瑞士日内瓦芭蕾舞团请来一位女编舞家,重新为《R&J》注入新元素,以女性角度重新审视社会不容的爱情故事。据了解,当年在美国公演时回响好坏参半,七月初舞团应康文署邀请来港演出,及后将会计划到台湾和内地作巡回。爱情悲剧的浪漫力量,简直锐不可当!不过,笔者观赏过后发现,现在舞蹈作品对挑战传统的力度不足,仍然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挑战传统力度不足
由于《R&J》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笔者不在此赘述。现在编舞家在一小时十五分钟的演出里头,重点选择了个别的分场来给予观众欣赏,整出舞剧大致可分为:“时间逆转”、“葬礼哀恸”、“家族对垒”、“茱丽叶”、“舞会邂逅”、“子夜定情”、“好友班伏里欧之死”、“在被窝缠绵”、“误杀提伯特”、“欲断难断”、“终局”。
在这此分场里,主要角色只有罗密欧、茱丽叶、罗密欧好友班伏里欧、茱丽叶表哥提伯特,如果只依靠这四位角色去带动原著的悲剧性,有一定难度。笔者理解舞团艺术总监飞利浦.科恩(Philippe Cohen)创作动***,他曾经接受访问时表示:“很多编舞家都是以男性角度编撰,但是,我好想要女性角度的作品,因为特别,男性与女性的敏感度、对爱情的看法根本不一样……就我而言,我觉得现时这部作品是一部非常女性的作品,你会看到是茱丽叶决定一切,是她决定是否接受罗密欧,是她决定是否爱罗密欧,是她决定何时死亡等。这是一部女性的《罗密欧与茱丽叶》。”
仍有很大改善空间
若然以女性角度去创作的话,笔者回忆起“香港儿童音乐剧团”艺术总监胡宝秀在演艺学院修读表演及导演时,以女性角度创作《假如罗密欧没有死》的习作,将原著剧本再延伸情节上的可能性。反观现在舞蹈的所谓“女性角度”仍然跳不出原著的既定框架,除了序幕的“时间逆转”、“在被窝缠绵”及“终局”的舞台美学吸引,其余分场的处理和一般的现代芭蕾舞团的跳法及舞台调度没大两样,甚或充满浓厚已故舞蹈家翩娜.包殊(Pina Bausch)的风格,例如在“好友班伏里欧之死”中,班伏里欧和提伯特互相以轻佻的态度挑衅对方,再以肢体不断的碰击,简单明快的展示一场“血战”,这种要求舞者在舞台上让观众看见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在演绎,透过舞台展示仁爱,让舞者与观众互相联击,让观众感受到舞者不是不可触及,他们每个都是人,是真实的层面,正是翩娜舞蹈剧场重要精神。
舞者临场表现方面,饰演茱丽叶的重成沙罗Sara Shigenari表现出色,情感收放自如,对音乐与舞蹈的连系点精准,她在“茱丽叶”的独舞中,充分表达出茱丽叶少女情怀总是诗的一面;在“欲断难断”中,她与罗密欧的双人舞反映出当女性遇到心爱的人后,她的爱情可以义无反顾;至于群舞方面,“舞会邂逅”能够跳出众舞者的合作精神;舞台设计方面,舞台上呈现的是一个半弯月状的竞技场,而不是一个完整样貌,目标是藉半弯月状反映出她代表着欧洲文化中死亡的意思,有着凄美的浪漫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