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摩登舞蹈 >> 摩登技巧 >> 浏览文章
练舞首先要加强基本理论的学习才能弄清细节。盲目练习,越练越糟,难以入门。起舞第一步中进退走步的基本细节很多。要是加上反身动作的肩部引导、 踝关节的柔韧、足位的准确、足触点跟掌尖的滚动,那就更多了。如此众多的基本细节紧密相连,应当如何去练习呢?
1、要掌握其主次:身体移动与足步移动以身体移动为主,支撑足移动与移动足移动以支撑足移动为主,足部的掌尖运用与足跟运用以掌尖运用为主。移动足随身体移动而移动,随支撑足发力而延伸。如果急于动足不动身体,只顾动移动足而忽视动支撑足,身体就会变形,重心就会摇晃,也就没有惯性流动。
2、提高其控制力:在同一时间值里,上身形体、支撑足、移动足各自的基本细节都在不停地移动。要全面掌握运用三者的不同细节,一个也不少,就要提高控制能力。顾此失彼是难免的,但不能因此而放弃一些细节。习舞者要有追求,要特别执着。只有重复练习,失控才能尽量避免。
3、加强其速度感:“起舞第一步”细节很多,要在很短的时间值全部完成,就要有速度感。身体移动要快,支撑足发力要快,胯裆打开要快,收足要快。双足要像双手那么灵活,足指头要像手姆指那么灵巧,不狠下苦功是不行的。速度上不去,细节出不齐,一旦心发慌,那就会乱套。
4、要明确其要点:要点就是降。众多细节为降而移动,打磨细节其实是打磨好降。在身体移动中带动支撑足和移动足所有细节移动而降。
5、要学会听懂音乐,国标舞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不但是国标舞,就是其他舞蹈也是与音乐为一体,都是通过音乐的节拍、节奏、旋律。如果连音乐的节拍、节奏都听不出,那是与舞蹈无缘了。舞蹈是离不开音乐的,舞蹈动作是借助于音乐的旋律、节奏来体现,不同的舞曲也反映出不同舞蹈的风格特征,也产生不同的情绪。舞蹈动作的连续、节奏的变化、情绪的表现都有赖于音乐。对同一首音乐,需要多听,强调理解的时候要能够分析它,强调感觉的时候要能够把身体融入音乐中。
6、倾斜、摆荡、反身动作的运用不时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配合、渗透的,最终融入到升降之中。发力和CBM使身体重心快速推进,产生摆荡;身体重心快速推进和摆荡,使身体倾斜。它们都是在运动的过程和升降中完成的。
国标是否有对错之分?
转
常听人说:舞蹈永远没有对和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将此说的话范围缩小一些,改为“国标永远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这样论点更加明确,我们即为国标爱好者就暂且关心国标吧,青春痘长在别人脸上我们没必要去操心!
习舞几年的朋友普遍遇过这种情况,凡是遇上舞友或舞伴之间为某个动作的技术要领争论不休,难有结果之时总有人出来圆场说:国标永远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本人对此观点有不同的看法:
这种观点应分两种情况来分析:
一是技术动作:
众所周知,国标舞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严谨、细腻的舞蹈,每个基本动作都有相当系统、完整的技术规范,也得到业界的业界的统一认可!如果违背了这种规范的跳法或出现明显的偏差就可以视为错误!否者,就太容易出现对错不分、好坏不分、高低不分、黑白不分,是非不分!更为一些不思进取、技术粗糙者找到理想的托词!举个相当简单的例子【就以摩登为例吧】,无论是国际比赛还是平常练习的套路中,华尔兹在开始启步的左右摆荡左脚落地后都是衔接一个基本
的右转步!就是这个简单的右转步,90%的业余爱好者都是出右胯来完成的,甚至一些三流的摩登老师也是这样出
跨,完全违背了右转出左胯的基本原理,或者是出左胯,但张力不够,结果是可想而知:CBM不能有效形成,或反
身的动力不够,直接破坏了反身身体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所以业界也有共识:会不会跳华尔兹看其前三步就足够
了!其实这个动作难就难在左脚【男的是左脚,女的是右脚】在开始下降时是处于左反身状态,落地企稳后开始进
一步下降时开始做右反身! 左脚【男的是左脚,女的是右脚】在同一位置从高到低经历了两次不同反身的变换,
才推出身体重心做出华尔兹正式的第一步!
二是身体表现力动作 :
在符合动作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利用延时、切分等等手段来时充分使身体的运动速度产生强烈的视觉变化,这种身体表现力动作也许就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会、、或美与不美之分!但有夸张和收敛之分,只不过因时、因地、因人之宜罢了!
身体移动之‘红.黄.绿’
转
提起“移动”人们往往都以为是用我们的双脚来“移动”,这是由于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解“移动”是需要“能量”的,换句话说任何物体的“移动”(运动),都离不开力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个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而且这个“力”要足够大才会使物体发生“移动”。因此,任何物体的“移动”都离不开“力”的存在的,其“移动”的 方向、快慢是与“受力点”相关的,那么在舞蹈中了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进行“移动”是极为重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的身体的一切运动都离不开“力”,这个“力”绝不是简单的“肌肉收缩”(没有“支点”的工作是徒劳的),而是我们要找到一个“支点”并通过“肌肉的收缩”施力于“支点”,才会使我们的身体“远离”这个“支点”的过程就是“移动”。在舞蹈中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远离支点”,也可以理解为“推开支点”,当然这个“支点”就是地板,因此我们常说:“作为舞者最亲密的伙伴不是‘舞伴’而是‘地板’”,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我们身体来说这个“支点”是来自地板,那么反过来说“地板”的“反作用力”施加于我们身体的哪里呢?难道是与地板接触的“脚”?显而易见不可能是“脚”,“脚”仅仅是传导“力”的一个环节而已,“腿”、“髋”、“腰”?显然都不是,这些都是“传导力的环节”而不是“力的支点”。只有明确了“支点”的位置之后,您才会深刻的理解“移动”的“能量源”,才会真正的体会到人体运动的“发动机”,只有这样您的舞蹈才会步入正常轨道,否则将会“事倍功半”的“徒劳而无功”,实乃舞者之大忌。
在视频中汉斯先生在讲解中提出了“红、黄、绿”原理,很贴切也很实用。“红色”代表上半身(横膈膜以上的“框架”),“黄色”是身体中间部分(横膈膜以下至膝关节以上),“绿色”是脚(膝关节以下)。由此为我解开了很多谜团,用“脚”跳舞的人犹如“赤脚走路”毫无悠闲可言,用“胯”跳舞的人犹如“沟里推车”笨重死板,而用“框架”跳舞的人洒脱、飘逸、轻松自如。
关于“框架”请参考:《卢卡视频“架型”与“形体控制”揭秘》
接着我们还要说“力点”到底作用于哪里呢?以笔者之体验和力学之验证,这个“力点”是由“支撑腿”传导至同侧的“肩胛骨”下沿的“横膈膜”处,既不是“脚”也不是“跨”更不是所谓的“中腰”。您可以由单脚站立开始进行体会,由地板传导的“反作用力”经过我们的“脚”、“腿”、“跨”、“腰”直至我们的“支点”,这里是“能量”的“集聚地”,此时通过您“背部肌肉”的收缩,很容易的控制了您的“框架”,同时您也会很容易的控制您的“腿”和“脚”,此时您“跨”的动作也是可控的,这就是我们身体的“能量的中心”,是我们身体一切运动的“发动机”。而“跨”(髋)只是人体运动的“方向盘”而已。
明确了“力点”是积聚能量的所在,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汉斯先生的基本功教学》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了。
在本视频中汉斯先生所表述的“移动”都是由“红色”开始,经过“黄色”的“传导”最终“释放”于“绿色”。请注意:这个“能量”的传递过程是循环往复的,首先是我们的“体重”作用于“地板”,此时“地板”又给我们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种“力”的传递过程是内在的也是无法看见的,这就是所说的内,是“力”(能量)的积聚的过程。“积聚能量”的过程就是“蓄势”的过程,在舞蹈中可以理解为“上弦”加“张力”的过程,只有这样的“蓄势”才有可能“待发”,“脚随身动”、“身体带腿”,这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脚随身动”或者说“身体带脚”才是舞蹈的基本,切不可本末倒置。
汉斯先生说:“任何事不能没有原则,原则是万事的中心,用原则处理事件”,有了原则您就可以依此指导您的行动了。
我在此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身动””不一定需要“移动”才是“动”,决不可简单的理解成“移动”,“动”仅仅是相对的,“上弦”加“张力”的过程也是“动”,这个“动”就是“蓄势”的过程,有了这个“蓄势”的“上弦”加“张力”的“动”,才会出现“待发”之势,这才是“脚随身动”、“身体带腿”的真谛。
在本视频中威廉皮诺示范了“重心”的转移过程,此时要深刻理解“支撑腿”与“摆动腿”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此时要理解“支点”的“蓄势”(支撑腿)与“待发”(摆动腿),其控制的能量来自于我们的“肌肉收缩”,移动的是我们的“框架”(上半身)而不是简单的“腿”,理解了这些原则之后,您的思想才会得到彻底的解放。
“不要尝试知识来理解跳舞,而应该通过敏锐的领悟力来亲身体会”。这里所说的“知识”不是指您的理论、您的学识,而是指您几十年来由于自然的“走步”形成的“习惯”,这种“习惯”已经深深的扎根于您的头脑中了,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无意识”状态。因此在我们开始学舞时就应该为此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学习舞蹈不是让我们增加什么,而是要改变以往那些不符合舞蹈要求的“习惯”性动作。首先要把那些无意识的“习惯”,通过有意识的工作加以“忘却”,然后再通过反复的练习,建立起符合舞蹈需要的“习惯”的过程,这就是练习的作用,因此说练习100遍与练习1000遍的效果是不同的,当然不正确的练习即使10000遍也是徒劳的,只有正确的技术达到了“自动化”水平才是经典的。
在视频中的“移动”,威廉皮诺做了很明显的示范,不难看出其“力”的“支点”,通过支撑腿“背部肌肉”的收缩,提拉摆动腿的过程是非常明显的,这里不难看出“腿”和“脚”是身体提拉的结果,其脚步落点是身体“重心” 自然移动的结果,绝不是人为的“伸腿、伸脚”的过程。
最后我要讲一下这个“原地”练习,其实不讲我也相信大家能够理解了。这就是体会来自于“地板”的“能量”通过我们的脚、腿、髋、腰直达“我们身体的能量源”,然后再“释放”到身体的四周(既身体的末梢),这个过程是“蓄势”和“待发”的转换过程,在舞蹈中也是造就“合二为一”、一体化舞蹈的入门练习,也是增加“抗力”的蓄积过程,这一点在以后的文章中再做进一步的讲解吧。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