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节目,本届艺术节唯三场世界级现代舞中别具风格的一场演出——瑞士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现代芭蕾《吉赛尔》,将作为上海城市剧院五周年系列演出的首秀,于2013年11月1、2日献演两场。瑞士编舞蓬托斯版本的这一现代芭蕾舞剧《吉赛尔》,此前从未在亚洲舞台出现过,下一站将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继马兹·艾克1982年神话般的版本之后,在瑞士编舞蓬托斯·里德贝的手中,《吉赛尔》这一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巅峰作品再次大放异彩。作品巧妙地将一名经历颇丰的年轻编舞,一段古典芭蕾的音乐作品和一个能轻松驾驭任何风格的舞团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蓬托斯对《吉赛尔》重构的梦想。
瑞士编舞重塑《吉赛尔》
为了跟随编舞大师米歇尔·福金、谢尔盖·里法和马兹·艾克的脚步,年轻的瑞典编舞蓬托斯·里德贝格改编了新版的吉赛尔,在观看里德贝格版本的吉赛尔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传统的吉赛尔的舞步与细节处理,但是内容仍然延续之前的传统,只不过里德贝格创造了他自己的,结合了当代与古典舞蹈特点的舞蹈语言。蓬托斯·里德贝格重新改编的《吉赛尔》通过重现男主角的内心活动与回忆讲述了一个关于移民的寓言式故事。
在这部悲剧中,里德贝格让阿波切特充满负罪感的梦魇,代替了之前超自然故事情节的描述,通常剧情的要求是希望阿波切特一直舞动直到他逝去,但新版本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对舞动的男女幽魂。另外,里德贝格有力处理了源于古老阶级结构的现代社会等级观念,巧妙地将其整个内容移至现代欧洲大环境下。
这些改变显然是成功的,他了解自己的舞蹈语言,他的灵感由此激发,对每一个详细部分的音乐都赋予了独特的解读。整个作品其实是理智的洞察力与戏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究其本质来说,是有缘无分的浪漫爱情理想与支离破碎的内心困扰相结合的产物。
标新立异的视觉效果
里德贝格用浪漫唯美方式诠释经典历史场面,触碰了观众的心灵。整场演出的基本色调被范围在了白、黑、灰当中。吉赛尔的“白”;黑色的主色调,甚至连舞台侧幕都被换成黑色;通过精湛的舞台视觉设计被搬上舞台,灰色的“床”与“楼梯”。里德贝格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个标新立异且分散的视觉效果,描述了男主角内心的偏袒之情如何导致了悲剧的结局,透视的场景设计将故事置于合适的场景中进行表演。29岁的泰国舞者莎拉瓦尼塔娜塔尼特把吉赛尔的疯狂表现到了极致,剧目中在于舞台上那一袭空灵的身影,浪漫而美好,身着白纱,轻点脚尖,静静伫立,成为了舞台上观众视线的焦点。
重新编排修订一部广受欢迎的经典巨作,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这部作品准确地抓住了人性的本质,恰到好处地赋予了作品完美的艺术性,此前在日内瓦大剧院响起热烈的掌声证明了观众的热情,11月1、2日相信这样的掌声也将在上海城市剧院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