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芭蕾舞蹈 >> 芭蕾新闻 >> 浏览文章
白字戏《龙宫奇缘》改编自马思聪的晚年作品——芭蕾舞剧《晚霞》,特邀广东社科院研究员、戏曲专家许翼心和原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主任编辑、马思聪侄女马之庸任策划兼艺术总监,约请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一级导演梅晓等省内外戏剧艺术专家参与主创,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与海丰县文化旅游局、海丰县白字戏剧团联手打造,是家乡人民为原籍海丰的马思聪100年诞辰打造的艺术精品。8月15日晚,《龙宫奇缘》在汕尾市马思聪艺术中心首演,翌日召开大型研讨会。
《龙宫奇缘》讲述这么一个爱情故事:晚霞、阿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先后被龙太子卷进大海中,在大海中他们相爱订下婚誓。但龙太子垂涎晚霞,逼迫阿端还阳回归人间。为了能让阿端回到人间,晚霞答应龙太子逼婚,在最后的生离死别关头,两人的爱情感动妈祖,得以双双回到人间。
白字戏是我国的古老珍稀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字戏源于宋元南戏,在闽南粤东衍生出“潮调”等地方戏曲声腔,明代中叶以后大量吸收弋阳腔系统的正字戏养分,因用“福佬”方言演唱而称“白字戏”。白字戏的音乐唱腔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并有帮腔,流行于海陆惠、潮汕和港澳等地。
此次《龙宫奇缘》的排演是对于古老珍稀戏曲剧种进行“动态保护”的一次尝试。服饰、道具、灯光、音乐、唱腔等方面,都十分精致,加上情节离奇,演员表演到位,首演现场多次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但在研讨会上,有专家学者在对《龙宫奇缘》表示肯定的同时,也指出其中一些不足,有些问题也是其他地方戏曲在传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认为,所谓“奇缘”,但却看不出“奇”的所在,阿端、晚霞从小青梅竹马,从人间到海底定情,很平淡,并没奇的感觉;剧本主线较散。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宋俊华指出,白字戏的优势没能充分体现出来,马思聪创作的芭蕾舞剧《晚霞》有他的优势,而此次改编为白字戏优势又是什么?戏剧改编应体现出传统的优势来。广东省潮剧院研究室主任陈文光也认为,改编名人的作品有比较好的社会效应,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较高的起点,但要超越,却有难度。
传统戏曲经过改编或再创作后,要让人一看一听便知是这种戏而不是那种戏,这才是成功的重要标志。正如京剧、越剧、黄梅戏一样,它们各自的特色就十分鲜明,白字戏如何在舞美、唱腔、道白等方面追求原汁原味精益求装,需要花更多精力去做。海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海丰报社社长谢立群在方言方面颇有研究,他认为,既然是本地的白字戏,如果“土”到家更好,如“吃饭”、“蚶妹”、“放我出去”等,应用正宗的海丰话直白。称谓也用海丰话更好,如普通话的“孩子”,用海丰话应为“郎仔”、“不”就为“唔”。
白字戏研究爱好者陈锤认为,《龙宫奇缘》的大团圆结尾迎合了观众愉悦、审美、情趣传统口味。但也有人认为,从乡村、民间观众的角度,大团圆结局合乎他们的需求。但现在随着审美的提高,这种结局能否有所改变?在阿端、晚霞要分手时,晚霞在阿端的手上咬了一口,让人很感动,剧情高到高潮,这时如果借鉴《梁祝》化蝶时的音乐、灯光等特殊的舞美表达形式配合,再向高潮顶一顶,同样可以让人得到另一种艺术感受。
更深一步,这涉及到编剧的问题。这种俗套的爱情故事最好切近现代人后现代人的感受,不要让人看了开头便知结局,要让故事充满悬念,让人有期待,最后结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这样才能从俗滥的爱情故事中走出来。当然,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推敲。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