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要起舞时,需要准备些什么?也许你会回答说:“只需要一颗想要起舞的心就够了!”的确如此,想跳就跳,跳得尽兴是现代人的舞蹈“法则”,但是对于过去特别是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先人们来说,跳舞,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向左转,向右转
原始时期的舞蹈,按其功能性可以分为自娱性舞蹈和仪式性舞蹈(如图腾舞蹈、巫术舞蹈、祭祀舞蹈等)。这些舞蹈是随着人们的劳动以及原始信仰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在氏族社会中不仅作为娱乐工具,也是宗教工具和教育工具,承担着社会生活中的多种功能,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既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原始舞蹈中,有着诸多“禁忌”的存在。要知道,“禁忌”本是古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一种消极防范措施,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如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
那么舞蹈中的“禁忌”,又是怎样的呢?例如,在我国古老的民间舞蹈“圆舞”中,转圈的方向是有讲究的,如果是跳庆贺类的欢快舞蹈,那么转圈的方向一定不能是从西向东转动,因为很多民族都崇拜太阳,由西向东转圈代表着生活和时间的陨落,只有在跳起祭祀舞蹈或表达悲伤的情感时才能以这样的方向转圈;再有,在一些民族的古老仪式舞蹈中,甚至对于起舞前先动左脚还是右脚,都大有讲究,因为“左”一般代表着“不寻常的”“超出常规的”,所以往往跟悲伤有关的祭祀舞蹈,才会先动左脚而非右脚。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也会下意识地发散思维一番,回想跳华尔兹时的转圈方向,或者起舞前自己到底是先动的哪只脚呢?
女性不能随意起舞?
现在,如果要统计学习舞蹈的人群,恐怕还是以女性占多数比例,“跳舞的男孩子容易娘娘腔”往往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偏见”。然而,在原始社会的舞蹈中,则是男性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不论是组织者还是在舞蹈中所扮演的角色,男性的角色都至关重要,在个别民族或地区的祭祀性舞蹈中,女性甚至连参与的机会都没有。
《说文解字段注》中提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在早期甲骨文中,“舞”与“巫”的形状十分相似,原始社会中的“舞”和“巫”常常所指的是同一事项。在我们国家古老的祭祀舞蹈“鱼灯舞”中,舞蹈者模仿鱼在水中的游动,以此来表达鱼群献祭鱼神的主题,但是在这类舞蹈中,有一条重要的“禁忌”:舞蹈者必须是具有强壮体魄的壮年男子,女性不能参与。究其原因,或许与远古时期女性的地位有关,也或许与原始祭祀中的不同文化有关,但不管怎样,生活在现代社会能够时刻以舞蹈的方式展现出最美自己的女性们,的确是非常幸福的。
特定节日,特定的舞蹈
相比于现代社会舞蹈的功能性,原始时期的舞蹈在教育功能上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氏族历史、生产劳动、战斗技能、伦理道德、强身健体,甚至性的知识等等,都曾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来进行普及和教育。既然舞蹈的功能性如此明确,那么不同的舞蹈类型对应不同的场景,在原始社会时期也有着极其清晰的设定。
在我国,春节、三月三、火把节、泼水节、播种节等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舞蹈形式。如土家族每年农历正月要祭祀始祖“八部大王”,于是会跳摆手舞、毛古斯舞;藏族每年藏历2月的“跳神节”要跳“羌姆”,“六月会”的时候要祭祀山神、二郎神,跳“龙鼓舞”;羌族每年过羌历年的时候,要跳特定的“萨朗”舞等等,这些舞蹈均具有极强的仪式性特征,本身就有着一套固定的音乐或程式。
更重要的是,以上这类舞蹈在平常是不可以随意跳起的,只有在特定的日子,穿上特定的服装,甚至要由特定的人才能跳起。从“娱神”到“娱人”再到发展到今天的“自娱”,当我们可以穿着牛仔裤在街头跟着节奏自由地跳起街舞时,舞蹈发展到现在,带给我们的快乐一点都没有减少。
现代人的舞蹈“禁忌”
现代社会对于舞蹈的要求,多是从陶冶美感以及娱乐性和观赏性等目的出发,但是舞蹈“禁忌”仍然存在。比如在一些社交场合,男女之间要跳舞时,一些礼节性的“讲究”仍无处不在。作为交友、沟通感情的重要手段,舞蹈在当今社会中的功能性仍不可小觑,社交舞会中的一个礼貌点头,或一次善意的目光交汇,都汇成了一股心领神会的默契。“随性起舞,却不随意起舞。”无论你是聚光灯下的专业舞者,还是公园里跳起广场舞的业余爱好者,每个起舞的人心中,或许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舞蹈“禁忌”。
千百年来,舞蹈的形式不断发生着改变,但不变的是,作为人类表达情感不可或缺的“途径”,舞蹈始终承载、传承着人们起舞时那颗或愉悦、或悲悯的虔诚之心。
(编辑:尚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