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锅庄)与农区的“果卓”(锅庄)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前者奔放豪迈、骠悍粗犷,后者稳沉而豪爽。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舞蹈风格上,它们存在差异,但它们却是同一文化的产物,具有同一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舞蹈也有其一致的规律性。
二、藏族民间歌舞的种类:舞蹈的种类在各藏区均趋于一致。即弦子舞(称依、叶);锅庄舞(亦称卓、果卓);踢踏舞(称堆、堆谐、堆巴谐);寺院舞(羌姆);还有藏戏舞蹈以及民间寺庙宫廷均有的鼓舞,它包括热巴铃鼓舞、背鼓舞、大鼓舞、系于大腿旁的山南腰鼓舞等。同时还有古典乐舞——嘎尔巴、宫廷乐舞——朗玛谐及踢踏舞。这些种类几乎在所有地区都能目睹。但在民间出现更多的是弦子、锅庄、踢踏,这三种形式百姓喜闻乐见,参与性强,能同歌同舞同乐,所以它们得以最广泛传播。本学期主要学习弦子、踢踏这两种形式的舞蹈。
1、堆谐(踢踏舞):
堆谐是藏族丰富多彩的歌舞形式之一,属于表演性较强的歌舞形式。源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流传到拉萨、日喀则、江孜及四川省昌都、甘孜等城镇。
堆谐音乐和舞蹈有完整的程式,有固定的引子和尾声曲,正曲由“降谐”(慢板)和“觉谐”(快板)两部分主成。降谐曲调悠扬,以唱为主,舞为辅;觉谐曲调轻快,以舞为主,唱为辅。音乐节拍抑、扬、顿、挫,舞步轻、重、缓、急,动作与复杂节奏配合严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堆谐表演风格:朴实自如,踢、踏、悠、摆、挑潇洒灵活,细腻精湛。
堆谐动律特征:膝部上下运动频率快,形成了上下颤动的动律。
堆谐动作特点:膝部松弛而富于弹性,使膝、踝关节灵活敏捷,增强了膝、踝松弛,协调配合的动作意识。
1、谐(弦子舞):
谐是历史悠久的藏族歌舞形式,源于四川巴塘,流行于四川
西藏、云南、青海藏族地区,并闻名全国。
谐以其音乐曲调悠扬动听,舞蹈动律松弛柔美著称。谐的曲调丰富,不同的曲子都配以不同的舞步,内容大多是歌颂爱情、劳动、家乡或自然果物等方面。它跳起来,长袖轻拂,舞姿婀娜,风格独特。
谐的表演程式是:男女各站一排围成圆圈,由一男子拉着弦子在前领舞,随着弦子的曲调边歌边舞。舞步多由靠、撩、拖、点、转等动作组成,与手臂动作的摆、掏、撩、甩等配合自如。
谐表演风格:优美、流畅,曲伸连绵不断。
谐动律特征:膝部上下运动频率放慢,形成了上下屈伸的动律。
谐动作特点:弦子连绵不断流动性强,上身随重心移动而晃动,
上肢随上身的晃动形成动作和造型一环扣一环的运动规律。
第二节
一、基本动作名称
1、踢踏类: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退踏步,抬踏步,连三步,七下退踏步,七下转身,滴答步,悠踢步,悠滑步,跨悠步,二三步。
2、弦子类:平步,拖步,斜拖步,单撩,双撩,三步一撩,单靠,长靠,四二步,二步踏撩。
3、上肢动作类:齐眉晃手,晃盖手,髋前划手,前后摆手,横向摆手,平面摆手。
二、脚形、手形、脚位、手位
1、脚形:自然勾脚。
2、手形:五指自然并拢。
3、脚位:小八字位,丁字位。
4、手位:双手扶胯,单臂袖,旁展单提袖,髋前划手。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藏族舞蹈手与臂的动作一般离不开外晃内盖、绕、抛、拉、抽、扔、摊抹。
外晃内盖: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的流动为晃;右手逆时针,左手顺时针的流动为盖。臂的运动保持松弛。
绕:指袖子在手腕的操作下形成360°的圆圈。多为水平面的流动。绕动要松弛协调。
抛:指在晃手流动基础上小臂向上发力形成大的半弧线,臂稍用劲。
拉:指手在外将袖向身体方向回抽。臂的流动要有意识。
抽:指以胳膊肘带动向外发力,留守于后,成直线外出。
扔:在抽的基础上,小臂将袖直线快出。
摊抹:摊指手心朝上由里至外;抹指手心朝下由外至里。摊抹多时双手同时动作,稍用内在力量。
四、体态动律特点分析
由于藏族分布在五个省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周边文化的影响,但其心理素质和历史渊源而言则是完全相同一致的。因此,在舞蹈风格和动律特色上具有它们的统一性。
一、体态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所以,藏族
舞蹈独特的体态是: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90°前俯。这是漫长的封建农奴制,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以及喇嘛教迎合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结果。
藏族女性的体态特征:含胸、垂肩,体前倾,重心微移至前脚掌,背部向上延伸至头顶,下颚微含,胯部上提,切无踏腰。
二、动律特征
藏族舞蹈在动律上有一个共同特征:1、膝部连续不断或快而小
有弹性的颤动。2、膝部连绵柔韧的屈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