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技巧 >> 浏览文章
〔设计思路〕 参加本次活动的学员年龄在8—11岁,全部是女孩,在少年宫学习舞蹈已有2—4年。她们已具备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表演能力,对学习舞蹈表现出浓厚兴趣,活泼好动,求异思维和表演欲望较强。 1、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舞蹈所带来的魅力。 校外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发展学生兴趣为主线,不断以创新、生动、活泼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满足她们多方面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为此,我选择了民间游戏《荡秋千》的活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她们在快乐中感受到舞蹈所带来的魅力。 2、激情引进。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东北秧歌《荡秋千》组合,再用启发、引导、回忆、设想的教学方式把学员带入游戏中去,激发学生想学、爱学、愿意学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运用已掌握的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按照她们各自的审美观点及身体表现力重新创编一段新的动作,包括节奏和动作的改变及创新。 3、突出教师在活动辅导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的活动氛围。 教师有情景的示范和表演,引发学生兴趣,分解教练动作。教师要精讲多练,多给孩子们以自我表现和创作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满自信来完成自编组合这一环节。通过分组讨论和分组创编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团结合作,互评互赏,共同提高的和谐活动氛围。
一、活动目标: ㈠使学生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及动作要领。 ㈡进一步提高学生上身动律与脚下动作的协调能力。 ㈢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精神。 二、活动内容: 学习东北秧歌《荡秋千》组合。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东北秧歌动作风格韵味“艮劲”和内在美的表现力。 难点:上身“8字圆动律”与脚下动作的协调配合。 四、辅导方法、辅导手段: 辅导方法:讲练、示范、练习矫正辅导; 辅导手段:讨论。 五、准备工作: 1、录音带 2、手巾花 六、活动过程(45分钟): ㈠热身活动: 1、头、肩、胸、腰、膝的活动组合; 2、呼吸练习。 ㈡复习旧知识: 跳踢步组合(丢手帕); 目的:巩固所学知识,为新课做好准备。 要求:跳踢步、交替花动作明快活泼。 ㈢导入新课:东北秧歌《荡秋千》。 1、提问: 师问:根据所学过的东北秧歌组合,说出东北秧歌最突出的风格特点,东北秧歌《丢手帕》组合中,学了哪些手巾花?脚步用了几个? 生答:①“艮劲”、“俏劲”、“稳劲”、“韧劲”、“美劲”; ②“单臂花、“双臂花”、“交替花”; “吸跳步”、“蹦跳步”。 2、小结: 东北秧歌学员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它不仅仅只限于以前学过的几个基本动作,它可以在身体的各个方位舞动,配合扭动、转身等等,做出各种花样翻新,变化多端,令观者耳目一新的组合。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东北秧歌组合《荡秋千》。 3、教师讲解《荡秋千》故事情节。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上午,小莉和小娟两个好朋友,到公园里去玩儿。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象,她们尽情地玩呀,跳呀。忽然,小莉发现了游乐场上的秋千,于是,她们高兴地跑过去,小莉跳上秋千,小娟在地下面推。她们悠呀,荡呀。一会儿,小莉跳下来推,让小娟上去悠,你推我荡,玩儿得可高兴了,这时小娟一不小心,从秋千上掉了下来,小莉急忙把她扶住,两个小朋友开心地笑了。 4、教师示范: 基本动作图示: 5、教练《荡秋千》的分解动作: (a)、交替花: ⑴教师配合跳踢步示范交替花动作,学生模仿两次; ⑵跳踢步、交替花三次,再转一周,学生练习二至三次。 (b)、一鼓鼓点和动作: ⑴教师介绍一鼓鼓点:冬不冬∣仓0∣∣; ⑵教师示范一鼓的动作,学生模仿练习一至四次。 第一拍,左脚迈成大八字位,双手旁平位“摊手”; 第二拍,静止; 第三拍,“绕腕”至肩前; ⑶教师重点提示和矫正:亮相时动作要干脆、利索。 (c)、片花: ⑴教师示范片花动作,学生模仿三至四次; ⑵片花的动作过程:以腕部为轴,指尖带动,由外向里或由内向外“盘手”,使手巾形成片动。可在各种手位上做。 ⑶教师示范双片花加碎步的动作,学生练习三至五次; ⑷教师提示:碎步片花好像在秋千上荡起来一样,越荡越高,越悠越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8字圆动律: ⑴教师示范8字圆动作,学生练习三至五次。 ⑵8字圆的动作过程:8字圆是东北秧歌的一种上身动律,以腰为轴,右肩经上向前划圆,左肩经下向后划圆,形成划8字的运动路线。在东北秧歌中这种动律是从脚下压脚跟动作带动上身扭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连锁反应的协调动作,每拍圆肩一次。反复练习,配合压脚跟,双腿屈伸。 ⑶学生练习五至六次,教师重点提示和矫正:8字圆动律要以腰带动,压脚跟动作要“艮”,腿屈伸要“脆”。 5、教师教练《荡秋千》的连续动作。 1—4拍:交替花加跳踢步四次; 5—8拍:大八字位“站立”,双手旁平位“推手”,“绕腕”至肩前; 9—12拍:8字圆动律加压脚跟四次; 13—16拍:交替花加跳踢步三次,左转一周; 17—20拍:同9—16拍动作; 21—24拍:左踏步半蹲,同时“双晃手”指2点下位; 25—28拍:右、左交替“倾头”各两次,同时双手点指四次; 29—32拍:碎步向左横移荡成右前虚步位半蹲,同时“分晃手”至“旁按手”位; 33—36拍:蹦跳步一次,叉腰; 37—40拍:双腿屈伸三次,同时8字圆三次; 41—44拍:向6点退四步,交替花四次; 45—48拍:碎步向2点,蹦跳步,双托手,做上秋千状; 49—52拍:“双托手”位“片花”碎步向2点; 53—56拍:“双托手”位“片花”碎步向6点退; 57—60拍:右踏步经前后动律四次,“双托手”位“片花”四次; 61—64拍:碎步转身向8点,蹦跳步半蹲,双手前推; 65—68拍:碎步向8点; 69—72拍:碎步向4点退; 73—76拍:碎步左转一周,双托手经片花; 77—80拍:“滑步”成跌倒状。 7、合音乐串排。 ①集体练习两遍; ②教师矫正练习,再次示范; ③选两个同学示范表演; ④场地图示: ⑤利用本组合音乐和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学生分组讨论,自创新的舞蹈动作: ⑴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⑵找一至两名学员演示自创舞蹈动作。 8、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组合练习,对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互相学习,敢于创编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希望同学到课下认真复习,熟练掌握。 |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