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教学 >> 舞蹈教学 >> 少儿教学 >> 浏览文章

少儿舞蹈教学

本站原创 舞王 【字体: 】 2013-8-7 15:54:00 点击:

舞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应该依据教学对象的

年龄、能力所要教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舞蹈初学者一般多是十岁左右的少

年。由于年龄的特征,他们的模仿能力理解能力强,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却不易理解

教师对动作所作的理论讲解和分析。因此,对于初学的少年儿童应该更多地采用直观教学(即教

师给学生以反复的动作示范)。此外,初学者做动作时往往自我知觉比较迟钝,不善于按照教师

的要求自觉地对动作进行自我纠正。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一个人一个人地、一个动作一个动

作地纠正学生动作上的差误。

  一般来说,有两年以上舞蹈训练基础的学员或学员,通过实践对舞蹈动作的理解有了提高,

对自身训练时动作中存在的毛病进行自我纠正的能力亦相应提高。这时,教师除了做必要的示范

外,应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必要和适量的舞蹈动作理论分析,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

向理解认识飞跃,促成举一返触类旁通。此外,教师可以加强训练中的口头提示,帮助学生及纠

正动作,以节省时间。作为舞蹈教师,需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所要教授的舞蹈内容,制定与

两者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当教学方法同教学对象相适应时,学生就能较快地、

正确地掌握所教授的舞蹈动作,也会较自觉地及时纠正自己练习舞蹈动作时出现各种毛病,教学

质量会显著提高。下面谈谈几种具体教学方法。

  1.教授新的动作

  (1)教授新动作时,教师首先应当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同时要求教师讲清动作规格和要领,

说明动作的形态和用力的方法。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简练,要精讲多练,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反复

练习上。

  (2)动作规格和概念要有步骤地提出。教授新动作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将全部要求一股脑

儿交给学生。这样做不仅学生记不住,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学生掌握一个新

动作往往是先会做,然后做到较好,最后才能达到精美,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须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以跳跃为例:初学时要首先使学生掌握跳跃动作起落的正确方法,然后要求旋转方法

的正确,即起法与重心正确,然后逐步要求舞姿、速度和旋转数量。一些简单动作的规格与要领

可用几天时间全部提出,如手的位置、腰的动作等。有的动作则要经过几周才能全部提出,如踢

蹁盖腿转身、点步翻身。而有的动作甚至用几年的时间进行连续训练,不断地提示,如飞脚、大

蹦子等。一个舞蹈动作的教学程序,教师要精通,才能胸有成竹,方能在训练的不同阶段提出合

理的要求,使学生不步骤地去掌握每一个动作。

  (3)要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教授一个新动作往往要经过若干然后达到“完成体”,即经过

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过程。步骤过于繁琐或者一开始即练习“完成体”显然都是不适当的。前

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造成动作***械、不连贯的毛病;后者会使学生难以正确地完成动作。

教学中应避免这两种倾向。教师制定的训练步骤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能力、理解力来设计。

例如探海转可分三个步骤来教授:第二步做探海碾转练习;第二步涮腰后停在探海舞姿上再接碾

转(也可在控制中练习);第三步涮腰探海转“完成体”。又如紫金冠跳在具有中间踢紫金冠能

力的基础上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带单起双落辅助动作的双起单落后腿跳(也可称为“空法儿”练

习);第二步做带单起双落辅助动作的紫金冠跳。

  (4)教授新动作或开技巧“法儿”,教师要认真备课。学生往往是先入为主。一个动作初学

时养成的毛病,以后改正极为费力,甚至难以改正。例如:翻身动作容易出现塌腰翘臀的毛病,

如果一旦成为习惯,尔后是极难纠正的。每一个新动作初学时是否正确掌握规格与方法,对学生

以后能否很好掌握这一动作、继而上升到精美的程度关系极大。教师在教授新动作前一定要熟记

动作的规格和要领。

  (5)教授新动作和新组合时都是要将节奏及动作记在脑子里。上课时不要当着学生的面不断

地翻备课本来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十分影响教学效果。何况教师应当成为学生

的榜样,而教师是要求学生记住动作和节奏的。

  (6)教授新动作时可先解说动作的做法,然后解说节奏,也可以由教师口数节拍让学生练习

,然后再配上音乐练习。某些较难的技巧,如串翻身、飞脚、旋子等,可先不配单薄进行练习,

待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配乐练习。

  (7)教授一个新动作后(即使仅仅是动作的某一步骤),教师要在教室中选择一个能纵观全

班学生练习动作的位置,观察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以便对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出现的问题和毛病

及时指点、纠正。

  2.纠正动作

  纠正动作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所谓“有重点”就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看见什么毛病就纠正什么毛病,这样会造成课堂教学杂乱无章,使教师在忙于纠正动作中处于被

动状态。教师纠正动作一定要打主动仗。

  (1)有计划。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预见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毛病(基于对前

一节课的分析),在备课时就计划好:这堂课重点纠正什么毛病,哪些动作需做细致的纠正,哪

些动作在练习过程中口头提示即可,哪些学生要重点纠正等。

  (2)有重点。通过对重点动作和重点人的纠正,给其他学生作纠正错误动作的范例,给他们

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从他人的毛病中汲取教益,从教师的纠正与指导中获取自觉纠正动作

的教益。对重点要揪住不放。对教师计划重点纠正的毛病可以在一堂课中自始至终严格要求,锲

而不舍。如拔背,可以从把杆练习到中间练习,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始终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在对某一重点动作进行重点纠正时,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即便发现了其他毛病、

弱点,心中有数。在课前就计划好在课堂上对哪个学生重点纠正,并通过对重点学生纠正,示范

全班。

  (3)边做边提示。经过了重点纠正的动作或毛病,为了求得巩固,教师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

再口头提示。口头提示语言要精简,要有的放矢。为此教师要同学生建立共同的语言,即教师的

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色,学生都能心领神会,遵照进行。

  (4)严格要求。没有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就没有质量。但是,严格要求并不是说提出要求

越高越好,教师提出的要求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有些要求是学生一开始训练就可以

做到的,如旋转练习中甩头、留头。有的要求是学生较快掌握的,如手动眼随。这时就一守要求

学生务必做,要使学生感到,不达到要求教师是不罢休的。有的要求学生不可能很快达到,如正

确的连续点步翻身。如果要求学生立即做到,是不合理的。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一琛要符合舞蹈

教学的规律,违背了这一规律,既达不到教学效果,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

  (5)及时找原因。有的动作或技巧学生多次做还做不好时,教师要及时找出原因,究竟是学

生能力不足还是完成动作的方法不对。如果是学生能力不足,可以暂时搁置这一动作或技巧,先

做些辅助能力的练习;如果是动作的方法不对,则帮助学生找到完成动作的正确方法。能力与方

法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能力没有正确的方法不能做好动作;反之,只有方法没有能力,也不奏效

  (6)纠正动作要着眼于动作的方法与用力是否正确,不能从外形出发。如要求学生下肢动作

“开”,不能只看学生脚是否打开,要看大腿是否外旋;要求学生腿伸直时要看腿部肌肉是否充

分伸长;翻身动作的手臂圆了,但是否存在塌腰翘臀等毛病。

  (7)动作重复练习时要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驭是用每天教授的动作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要用对动作的要求去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在每一堂课中总是有的要求,新的收获,直是学

无止境。教师要做一名带领学生攀登艺术高峰的引路人,即使学生在攀登高峰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又使学生在辛勤的努力中不断加强继续前进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看到在这攀登艺术高峰的历

程中,真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无限风光在前头。

  3.示范

  舞蹈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用身体和节奏表现思想感情的。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生

动的形象去指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反复地示范动作。教师示范要有充沛的感情与热情,示范动

作要力求准确无误、节奏鲜明。示范包括单一动作和组合动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局部动作

示范,但局部示范应尽可能减少。此外,也呆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或者选一些学习优秀的

学生示范。

  教学方法是依据教学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学必然随着实践的不断

深认识的不断提高而日趋完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也认识是无止境的,教学方法的发展也是

无限的。

  体能是指舞者***体的运动能力,是舞者掌握各类舞蹈技巧的基础,它包括:身体形态、身体

***能、运动素质等内容。其中运动素质(诸如:力度、软开度、灵敏度、耐力等)是构成体能各

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首先,要了解儿童。所谓了解儿童,就是要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从生理的角度上来

看,儿童骨骼较软,容易变形,弹力小,收缩力差,容易疲劳,而他们的大脑发育很快,容易兴

奋,而且弹跳力较好。所以,在儿童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考虑到儿童身体发展的自然规

律,动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节奏欢快,从而表现出了他们活泼可爱的性格。在上课中我发现

,6岁以下的孩子,在做压胯练习、压腰的练习时,其软度非常好,但感觉孩子在做动作时有气

无力,松松散散的。为了解决发现的问题,我在音乐的选择上,儿童舞蹈教学要抓紧儿童特点选

一些节奏鲜明、动感很强而且歌词琅琅上口的音乐来配合练习,当孩子们在听到音乐时,我先不

刻意强调规范动作,而是先交流,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音乐听起来是高兴呢,还是难过是

有劲的呢,还是听着就想休息这时孩子会你一言我一语地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描述他对音乐

的感受。这样让孩子们听觉上把音乐的位置感找着,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根据音乐做一些形体动

作。比如在做地面压腿时,我让孩子们坐在地上,根据他们听的音乐感觉去做,这时教师不要过

分强调动作的规范,比如脚直,上身立等,然后从他们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改正问

题。

  其次,要通过教学的舞蹈内容解决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易

幻想,内心感情易外露,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我认为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实践经验中,

采用拟人化的动物动作,具有童话或科学幻想的舞蹈形式,用短小、形象、生动活泼、故事性强

的舞蹈特点,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使他们感到亲切易学、易接受,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

  第三,所谓儿童舞蹈就必须从内容上反映儿童的生活和他们的情趣,而不能是成人舞蹈的再

版。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表现儿童的喜、怒、哀、乐,并加以提炼,成为反映儿童生

活的舞蹈。
.



0% (0)
0% (10)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