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的欲望进一步反作用于行业潜规则,使之越发壮大、丰满,一派生***盎然。就像平静河面下涌动的暗流,谙熟此道者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潜规则练就人们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地摸索,直到“尝甜头”后迅速适应并加以认同。认同之初重心就已经从“艺术性”偏离到交易品的“溢出性”上:政治资本、奖杯奖金、票房趣味、职业资质等等。溢出性的巨大魅力在于,使分工不同的舞蹈人才发生乾坤大挪移;使消费层变得混乱无序乃至无理;使编导行业的交易成本无形增加,进而使理想的行业规则产生巨大的离心力。潜规则下的事实飞快地割裂了我们的逻辑,所有乖张的解释都变成了飘渺的念头和对志向的消遣。
诊断编导行业的暴利及其潜规则形成的原因,“低性价比”或许不是主要条件,即使这一诊断没有掐中编导行业的死穴,也是对真实的一次无奈的逼近。当流动的舞台转换为枯燥的数字操练;当突如其来的荣誉面对功利主义的考验;当弥足珍贵的创造归位为成本收益原则的奴隶时,我们再以每分钟一万元来招摇,得需要一颗怎样坚硬和厚黑的心。
巨额的一次性消费,刀枪入库还算不上血本无归,更为离谱的是,那些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的交易,像赌马一样,昔日英雄在全新的赛场上,任造化弄人。当“谁也没有必胜把握”成为前提时,只能得出如下推论:一是用不断的透支去接近那个依然不清晰的愿景;二是需要另一番潜规则下的二次交易来成就结果。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存在的一个共性,即是价格对应的消费目的,基本上是件没谱儿的事,每一次消费就像真正的“买马”。
本文反复触动价格敏感话题,其意不在讨论毫厘高低,而是从低性价比的事实,看消费结构的单一与混乱。编导无疑是个含金量甚高的职业,尤其是国内编导职业有着自身的复杂性:人才整体匮乏、尖子编导奇货可居、编导智力和艺术方面的高级储备、知识产权尚未在市场中得到完善等等。导致编导成本高居不下的原因可能比上述更复杂,但是意识形态类产品的旨归绝不应该只是核算成本、捞取利润。
深谋远虑的是要使整个事业进入可持续发展与增长的空间,维护行业的理想规则。“每分钟一万”不是我们讨论的核心话题,能回报给舞蹈艺术和需求方的最大利益才是“论英雄”的终极标尺。当我们执著于以集体主义的吹牛来掩盖这一职业的低性价比,当低性价比成为将事业发展陷入逼仄空间的推进器时,这个交易无疑是需要救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