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舞蹈前沿 >> 浏览文章

原创舞剧《四月的海》深圳公演 诠释爱心理念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 2014-1-3 16:16:00 点击:
    12月18日至20日,深圳大型原创当代舞剧《四月的海》在深圳大剧院公演,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该舞剧历经5年精心锤炼,集民族舞、现当代舞、国标舞、街舞等多种舞蹈样式为一体,通过一个发生在深圳爱心故事的描述,传递出大爱无疆的情怀,诠释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爱心理念。

  深圳又一原创舞蹈力作

  《四月的海》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共同策划,深圳市舞蹈家协会承制,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集聚了国内外舞蹈界的强力阵容,并汇集了深圳舞蹈界的精锐力量,以深圳舞蹈多年的探索和实力为积淀,不拘一格、锐意突破、大胆创新,实现了当代舞剧的主题创新、形式创新、语汇创新,成为深圳又一里程碑式的舞剧作品。

  《四月的海》的演出是深圳舞蹈界的盛事,这一原创精品让深圳文艺界振奋。“不容易啊”,很多人感叹。自1992年深圳推出第一部原创舞剧《一样的月光》,1999年舞剧《深圳故事·追求》进京公演,深圳等了10多年终于迎来又一大型原创舞剧的诞生。创作之初,策划者们思考的是深圳这座城市的舞蹈文化符号是什么,要选择怎样的舞蹈语言来体现这座城市的精神。

  在12月21日举行的《四月的海》专家座谈会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金海说:“大家过去一直认为深圳是经济大市,但实际上深圳在发展的30年间,始终没有忘记也没有停止勾勒和书写经济大市柔软的部分,我们的舞协就是其中的践行者。深圳是有这样一批人有这样一种雄心在不断地勾勒这个城市的灵魂,这也是我很感动的地方。”

  《四月的海》无论是题材、表现方式、表达的主题、舞美,让人一看,便知道它是深圳的,它是具有深圳个性的。“深圳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之中。作为一名舞者,我总是冲动着,希望将现实中的美好,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呈献给我挚爱的家园与乡亲。”正是有这种对深圳的深情,才有了《四月的海》的感动。《四月的海》编剧、总导演李建平1986年首次走进深圳,一下子就被这块热火朝天的土地融化了。1991年,她成为了特区人。在创作《四月的海》的心语中,李建平动情地写道:“我的母亲在这里老去,我的女儿在这里长大,我的情、我的爱已经深深地融入这座美丽的家园。”正是因为这种融入,《四月的海》的深圳个性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彰显。

  传递大爱,谱写颂歌

  《四月的海》分为序幕《美丽神话》、《欢乐海岸》、《都市变奏》、《争霸舞林》、《海的记忆》、《永恒玫瑰》和尾声《动人传说》7个舞蹈篇章。故事以两条线索的呼应和交织逐渐展开,讲述了一个爱意浓浓、感人肺腑的都市故事:一位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彝族少女,由于身患重病漂泊到深圳。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群有爱之人,得到了另一位已故深圳女孩的器官捐赠,重燃生命之光,追寻自己的爱情和希望。而她的故事又引出了这座城市里更多好心人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心传递、爱意交织。舞剧以“一棵树、一片海、一个故事”为艺术底色,“感动一座城”,它传递着深圳的大爱,它用生命的接力谱写爱的颂歌。

  《四月的海》是成功的,首先它的成功在于它的主题,在于它舞出的深圳精神。它的原型来自于发生在深圳许多器官捐献者的动人故事。

  中国舞协副主席舒巧说:“这个剧是当代题材,大爱的内容很好,特别是写器官捐献的,在中国还是首部。剧本安排很巧妙,一个生命转到另一个生命,是生命的延续、爱的升华。”舞蹈博士、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题材,具有深圳创新型的城市品格,也与深圳第一部舞剧《一样的月光》具有共同特征:一个是把打工仔(来深圳建设者)首次呈现在了中国舞台;另一个是将器官捐献这种大爱精神首次搬上舞台。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艺术冲动,是艺术家的良心所为,是艺术家的自觉行为,更是一座城市让人敬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精神。”

  以舞蹈形式来表现器官捐献的大爱题材并非易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舞蹈学博士、舞蹈学博导江东说,要在舞剧里体现这种爱十分困难,但《四月的海》用大爱、小爱有序地呈献,让我们获得了人性的光芒,与其说这是编导技巧的展现,不如说是作者对生活独到的感悟。

  诠释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爱心理念

  在《四月的海》专家座谈会上,来自北京、江西等地的舞蹈界专家纷纷对舞剧的主题内涵、艺术风格给予高度评价,并对舞剧的再加工提出真知灼见。

  于平说,总体来说,全国现实题材的舞剧比较少。深圳的舞剧并不多,但一出现往往就是现实主义题材。除了反映客家文化的《大围屋·雪娘》稍带历史色彩,其他几部如《一样的月光》、《深圳故事·追求》和《四月的海》都是以深圳现实生活为创作题材。对于同是由李建平导演的《一样的月光》和《四月的海》,于平看到它们体现出的深圳十大观念主题。他说,《一样的月光》表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观念,《四月的海》则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有力诠释。20年的时间,两部舞剧从“打工者”到“奉献者”的升华,尽管创作者没有刻意要去表现深圳观念,但只要真诚地表现深圳的现实生活、现实的人,就会看到深圳观念的存在。



0% (0)
0% (10)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