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彩的纱丽、曼妙的音乐、激扬的鼓声中,卡塔克舞、查乌舞、卡拉里武术尽展绚丽多彩、神秘肃穆的印度风情。8月15日晚,十艺节外演剧目印度达克莎·谢思舞蹈团带来的现代舞蹈在历山剧院首演,并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我省巡演。
达克莎·谢思舞蹈团来自印度喀拉拉邦,以创始人达克莎·谢思女士的名字命名。该团汇集了诸多舞蹈明星,曾经出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过25个国际艺术节,获奖无数,2010年受邀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
在济南演出前,记者在历山剧院采访了担任艺术总监的达克莎·谢思女士。作为拥有47年表演经验的舞蹈艺术家,她从卡塔克舞、查乌舞、喀拉拉邦州的传统武术和印度钢管舞的空中技巧中汲取养分,并将传统与当代印度舞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因为在舞蹈界的独创和实验性探索,达克莎·谢思在2010年被授予印度文化奖。
除了在济南的演出外,达克莎·谢思舞蹈团将于8月18日晚在济宁、21日在枣庄、23日在临沂、25日在日照、27日在滨州等地进行巡演。
“印度舞有一层神秘色彩”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创立这个舞蹈团的初衷是什么
达克莎·谢思(以下简称达克莎):我在舞蹈界已经有47年了,创立舞蹈团主要是想立足于印度的传统舞蹈,又能够超越这个传统舞蹈,向全世界展示当代和传统相结合的舞蹈。
记: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演出的舞蹈内容
达克莎:舞蹈团演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表演的是对象头神迦内什的祷告。在印度,人们敬奉迦内什,以求得吉祥如意、繁荣兴旺。第二部分是印度的武术表演,展现了人类在卡拉里武术和棍术的影响下,追求最高权力和统治地位。第三部分“纱丽”,是该舞蹈团最新作品的节选,展现了印度几千年来的一种手工制作、无针缝制的纱丽服,轻盈曼妙。
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义。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一些印度舞只在庙里表演给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记:你的丈夫和儿子也参与演出吗
达克莎:这次来山东的团队有17个人,其中有6个乐手、4个男舞蹈演员、4个女舞蹈演员和2个技术人员,我丈夫是舞蹈的音乐作曲,我儿子是打击乐手。
世界比赛“促进印度舞发展”
记:印度舞在印度有多受欢迎
达克莎:过去十年里,印度舞蹈才变得像现在这么流行,很多小孩开始学习舞蹈。这主要是因为世界各地的舞蹈比赛开始在电视上出现,无形当中促进了我们印度舞蹈的发展,印度小孩学习舞蹈的越来越多,很受欢迎。对此,我感到非常开心。
记:你如何在印度传统舞蹈与时尚结合方面进行创新
达克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最初学习的是印度卡塔克舞,逐渐地对印度武术感兴趣,最后把武术变成了一种武术艺术。为什么要把传统和当代相结合呢因为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如果把传统舞蹈用传统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大家不容易接受,所以要经常创新。
创作一部舞蹈作品的话,我们首先要经过3年的调研,走进观众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其中,音乐需要2年的时间,我会跟丈夫、儿子通力合作。我很幸运,舞蹈团里的歌手跟着我都有15年了,舞蹈演员也都10年以上了,这就允许我们有时间来检验这个作品是不是真的好。只有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才能确定它是精彩的作品。
“非常幸运”
参加十艺节演出
记:你怎么看宝莱坞歌舞片与舞台歌舞
达克莎:在电影上看到的舞蹈表演,不需要很专业的舞蹈训练,基本上3个月就可以在电影上表演了,但是舞台上的舞蹈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这就像有一杯温开水和一瓶可口可乐,大家可能都会选择可口可乐,但是可口可乐是“速食饮料”,真正好的东西还是温开水。我建议大家还是走进剧场看专业的舞台上的舞蹈。
记:这是你们舞蹈团第几次来中国演出
达克莎:1978年的时候,我跟我的老师来到中国,在中国待了30天,去了很多城市。那也是长期以来印度来中国的第一批文化团队。当时,我们49人的团队来到剧院,很多人排起长长的队伍来买票,看到我们就向我们挥手。演出结束的时候,观众都站起来,鼓掌欢呼。第一次来中国的经历非常感人,至今记忆非常深刻。2010年,我们受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演出,还去了广州等城市进行演出。
记:这次来山东演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达克莎:这次来山东,我们都非常激动,对于到各个城市演出也很期待。同时,能够被十艺节邀请来参加演出,我们感到非常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