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国内资讯 >> 浏览文章
10月31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杨丽萍在《孔雀》的演出中。摄影/高剑平
“这台舞剧是现代人的寓言,是时间和生命,是生老病死”
——杨丽萍收官《孔雀》
作为舞者,杨丽萍即将告别舞台上的孔雀角色,但她几乎无从告别,因为她与孔雀的形象已经合二为一。最后的演出,她选择了更为复杂的命题——生命和时间。
大幕徐徐拉开,露出几个悬挂于舞台中央的鸟笼。鸟鸣声声,山涧清幽,座无虚席的剧场静了下来。突然间,汽车轰鸣声、电话铃声四起,来自现代文明的噪音一齐喧嚣起来,粗暴地打破了这片宁静……
这是舞剧《孔雀》的开场,杨丽萍就在这样一片嘈杂中登场,如同一只迷失在现代环境中的美丽孔雀。她表情茫然,时而回首,时而四顾。她打开一只只鸟笼,想要放飞被关起来的孔雀,然而另一只巨大的鸟笼却轰然从天而降,一切都被罩入其中。
这段序曲现实意味十足。相比整台舞剧里春夏秋冬梦幻般的转替、以及孔雀世界里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这段序曲显然更为直接和干脆。
“那前面的这个序就是现实嘛,后面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可以说都是梦境,或者人的幻想。”演出后的第二天下午,杨丽萍一袭少数民族风的绿色长裙,一双短皮靴,在上海艺术中心的化妆间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戴着一副绿色的针织手套,露出修长手指和标志性的长指甲。
这次的《孔雀》被媒体广泛地报道为她的收官之作,然而几个城市的巡演之后,杨丽萍似乎有些刻意回避“收官”这个词。面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步步紧逼的追问,她回答“我还要跳嘛,这个舞要跳到明年的,然后还要去国外跳。”
“我的舞台又不是只有这一个,我可以在任何地方跳,在树下啊,在田间啊,想跳的时候就可以跳……而且我还要创作呢。”有时候,她又这样回答。
“我跳孔雀舞,美好的东西都随之而来”
序曲之后,《春》的序幕缓缓拉开,舒缓的音乐响起,杨丽萍一袭淡粉色的孔雀长裙,开始了她的独舞《雀之灵》。位于舞台左前方的时间之树,逐渐绽放出嫩芽,而作为时间化身的舞者彩旗,一直在树下逆时针方向旋转着她的身体;舞台右前方,由舞者虾嘎扮演的神灵纹丝不动,他与彩旗扮演的时间一样,无喜无悲,淡然俯瞰人间的悲欢离合。
孔雀舞,杨丽萍已经跳了四十年。她似乎已经成为孔雀的化身,甚至连平日的服饰穿着、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孔雀的韵味。1979年,“大概是十八九岁的时候”,杨丽萍主演了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获得云南省表演一等奖,此后,杨丽萍在大众中的形象就与孔雀连在了一起。2012年的央视春节晚会上,由杨丽萍和王迪表演的《雀之恋》,更是得到了铺天盖地的赞誉。“只要你很有文化很有特征,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怕是在春晚这样一个通俗的舞台上,他也会觉得你有那个特别之处,”杨丽萍回忆起《雀之恋》的成功,轻描淡写地说。
在她看来“孔雀是我们云南人的图腾,民间觉得跳孔雀舞跳得好的人是有福气的,几十年的舞台生涯充满了美好的生命的感觉,我跳孔雀舞,美好的东西都随之而来。”
1971年,杨丽萍在西双版纳一所农场学校领操时,被版纳歌舞团的军代表发现,从那时开始下乡演出数年。那一年她13岁,算是踏上舞者生涯的开端。日后,云南的象征——孔雀走进了杨丽萍的舞蹈,让她功成名就。
跳孔雀舞超过了40年的杨丽萍,在平时生活中也充满了孔雀的韵味。摄影/飞鱼
杨丽萍此前跳的孔雀舞,更加着力表现孔雀的自然之美。然而这一次的《孔雀》,第一次编舞剧的杨丽萍,不再仅仅为了表演孔雀。这台大型舞剧,既有四季轮回,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