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国内资讯 >> 浏览文章
11月7日,“孔雀公主”杨丽萍将要在青岛大剧院的舞台上表演自己的收官之作《孔雀》,对于青岛观众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在青岛的舞台上看到杨丽萍的表演了,因为在明年十月份结束《孔雀》的巡演之后,杨丽萍就将彻底告别舞台。从1979年的《孔雀公主》开始,到现在的《孔雀》结束,杨丽萍充满了传奇,但是杨丽萍并不希望把这份传奇书写出来,她说自己只是一名舞者,本分就是跳舞,只要把舞跳好就足够了。
钟情“孔雀”
代表东方美学和文化
6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孔雀公主”杨丽萍出现在记者面前,一身红色长袍,配醒目的绿色长裤,再加上一顶俏皮可爱的绣花红棉帽,虽然已年过五旬 ,但是杨丽萍还是宛如绽放的孔雀一般美丽。杨丽萍说,明明在北京演出的时候还是阳光明媚,没想到从上海来到青岛后,就听说北京已飘雪,“青岛真是太冷了,所以戴上这个帽子御御寒”。
谈起自己的舞剧《孔雀》时,杨丽萍不自觉地挽起衣袖,侃侃而谈。杨丽萍说,舞剧《孔雀》全剧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 、人性、生命和爱的故事,以及生命与天地自然的融通。杨丽萍对孔雀情有独钟,“我觉得《孔雀》是我们云南人的一个图腾、符号,不仅因为它美丽,我们还认为它有灵气,所以我们崇拜它。在民间觉得跳孔雀舞特别好,是有福气的。自从我跳孔雀舞,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随之而来 。”杨丽萍认为,她慢慢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跳孔雀舞,“孔雀其实是我的信仰,一般人会评价跳得像或不像。我觉得不是这样简单,它在我心里了。”杨丽萍说,《孔雀》是她担任编导的第一部舞剧,“虽然白族人擅长跳孔雀舞,但我不想让它只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我觉得《孔雀》是整个东方的舞蹈,应该代表整个东方的美学和精神文化。整个剧首先是本着创意为主的精神,而不是说来自民间舞或者来自芭蕾。”
11月7日至9日,杨丽萍将在青岛连演三场《孔雀》,在这部长达2个小时的作品里,杨丽萍从头至尾要演1小时20分钟,杨丽萍自己并不觉得累,反倒感觉愉快,“因为是在跟观众发生共鸣。”《孔雀》是杨丽萍的收官之作,很多观众担心在以后的舞台上看不到杨丽萍的表演了,杨丽萍显得风轻云淡,“还早着呢!我至少得到明年10月《孔雀》的巡演完后,观众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能看到我。”
不怕票房
舞蹈应该耐得住寂寞
很多人不知道,杨丽萍还演过戏,甚至做过导演。1995年杨丽萍出演了电影《兰陵王》,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充满东方神秘感的古老传说,一个俊美的王子因面具成为勇士,却又因面具而迷失本性,母亲以生命为代价挽救儿子。《兰陵王》在现在看来都是大腕云集,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留美的电影导演博士胡雪桦导演,摄影是顾长卫,音乐制作是何训田。影片的整体气氛苍凉悲壮,整部电影对话极少,主要用舞蹈和肢体动作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杨丽萍就扮演母亲一角,充分发挥了她的舞蹈特长。1998年,她还自导自演了电影《太阳鸟》,并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不过在普通大众眼中,杨丽萍最惊艳的角色当属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一角。《射雕英雄传》的制片人张纪中曾表示,选中杨丽萍演梅超风的原因是,杨丽萍跳舞时手臂动作的感染力极强,与苦练“九阴白骨爪”的梅超风非常吻合,用她的舞蹈动作加上音响效果的配合,刚好能渲染出梅超风出场时的气氛。而杨丽萍出演梅超风则是出于朋友的盛情难却,“演这个角色,开始的时候很多观众都反对,我自己也觉得,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用影视这种形式来表现自己。但是我觉得张纪中是我的朋友,他一再劝说我,我觉得有时候为朋友做点事还是必要的。”
相比电视这种大众传播,舞蹈显得小众许多,杨丽萍说,舞蹈虽然小众,但也能影响人,她觉得应该耐得住寂寞。“我们的目标不光要让作品通俗易懂,还要让人懂了以后再去想。《云南映象》就是纯艺术、纯文化。它不是那种很娱乐的东西,甚至很土。但它还是很具商业价值,从票房就能看出来 ,已经演了10年,每次去巡演票房都很棒,这说明还是很有市场的。”
著书立传?
我还是做好舞者本分
杨丽萍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她出生在云南白族的一个小村庄,从小就浸染在一种能歌善舞的氛围之中,婚丧嫁娶、种收庄稼、祭祀神灵等无不跳舞,她自然也从小跟着祖辈、父母一起跳。杨丽萍喜欢观察大自然,看云朵如何变化、孔雀怎么开屏、蜻蜓怎么点水……天资聪慧的她把这些美放进自己的舞蹈中,很快就成了全村舞跳得最好的姑娘。
13岁那年,杨丽萍就被云南西双版纳州歌舞团看中并招收入团。入团后,杨丽萍开始了游走于云南这片土地上长达7年的访演生活。每次巡村访演,演员们都是自己背行囊,徒步行进。而村庄之间没有路,几乎都是原始森林。演员们经常得躲过乱窜的蛇、吸血的旱蚂蝗前行,每次访演的时间至少长达3个月,演员们跟村民们同吃同住,白天帮村民收庄稼,晚上演出。这种“送戏上门”的经历对杨丽萍来说是宝贵的,也为她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杨丽萍因主演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而声名鹊起,自此“孔雀公主”就成为杨丽萍的代名词,而杨丽萍也与孔雀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杨丽萍一发不可收拾,1986年,杨丽萍又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更是让她在全国一举成名。2003年,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的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让杨丽萍达到了事业的巅峰,而2012年央视春晚上的《雀之恋》让杨丽萍再度轰动一时,直到今年的收官之作《孔雀》。
那么杨丽萍有没有想过把自身的经历以及对舞蹈感悟写成一本书呢?杨丽萍不否认有很多出版社找过她,“他们希望我能出一本书”,但是杨丽萍说,她其实就是一名舞者,“我的本分就是把舞跳好,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