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资讯 >> 国内资讯 >> 浏览文章
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出席两岸展演活动并致辞
9月12日至21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台湾中华舞蹈学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作为支持单位的“2012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与展演”在台湾新北市举行。
本次交流展演依旧延续“海峡两岸·共舞未来”的主题,依旧强调“一对一”、“舞对舞”、“心对心”的深度交流,并继普通中学舞蹈普及教育领域交流之后,将交流触角首次延伸至专业院校舞蹈教育领域,特意选取了两岸在开展专业舞蹈教育方面均有着代表性和知名度的院校,以北京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舞蹈系(以下简称北师大)和台湾艺术大学表演艺术学院舞蹈学系(以下简称台艺大)作为定点单位。前者虽创立不久,但依托于北师大深厚的人文素养,致力于构建个性化、体验性、实践性的舞蹈教学环境,近年来开始在舞蹈创作和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后者为台湾第一所公立的舞蹈教育机构,创立已有40余年,教授各项专业舞蹈的知识,其中尤以芭蕾和中国舞见长,是台湾首屈一指的专业舞蹈系科。这两家院校的舞蹈系科均强调综合性素质培养,专业课设置和课时安排都有许多相似处,但彼此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正是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集中展示和交流两岸青少年专业舞蹈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加以比较分析,撷长补短,互采优点以为借镜,对于推动舞蹈事业发展必有助益。
舞蹈交流课是此行的重要项目之一,为时3天,各分为半日,采取教师言传身授,两岸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双方都安排了非常优秀的授课老师,北师大老师是曾经的总政歌舞团五虎将之一,斩获过无数全国性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的青年舞蹈家代表人物张荪,以及被众多习舞者奉为经典的《孔雀飞来》《小仆少》的首演者,原空政歌舞团青年舞蹈家唐怡;台艺大老师则是曾以全校第一名毕业、获得台湾舞蹈界最高奖“飞凤奖”的曾照薰,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舞蹈研究所编导组、创立过个人舞团的杨桂娟,擅长原住民舞蹈、曾获舞蹈贡献奖的张佩瑜。双方学生们则以大二、大三居多,均是同龄人。几十个孩子流着汗一起摸爬滚打,每个半日都有不同的主题,敦煌身韵、鼓子秧歌、爵士、现代舞编创、名师作品赏析……高兴时大笑,兴奋时嘶吼,这和平日司空见惯的课堂确实有太多不同。北师大的同学们感慨于台湾老师如孩童般的活泼开朗有趣、同学们先进开放的舞蹈思维和很强的舞蹈接受能力,台艺大的同学则对内地深处大文化背景下文化传承印象十分深刻,表示又找到了最初跳舞的自己,双方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之中都得到了渐进式的启发和各种不一样的收获。许多同学都表示虽然交流仅仅三天,却对舞蹈有了更深意义上的体会,2011级的童博婷同学说,“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为自己舞蹈的洒脱、快乐和自信。尤其是我第一次接触的现代舞编创课程,促使我开启了自己身体的更多可能性,使我感觉到集体难于个人,整齐难于零散,让我绞尽脑汁。但是我真的很满足,因为人能够这样与自己的头脑作斗争的机会真的是少之又少。”这种教学相长、互通有无的交流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还乐在其中,而老师们同样也各自情有所动,台艺大舞蹈系主任吴素芬表示两校学生有其同质性与差异之处,然而,从教师或同学之相互教学和创作中,彼此学习到如何合作、沟通和礼让,也得到对方最大的回馈,她表示两岸的年轻学子在艺术创作上有莫大的潜力,未来能够更进一步合作,将舞蹈艺术推向国际舞台。交流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敏则指出,短短几天,两岸师生们在亲密友好的氛围中相知相识,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她相信透过此次活动,不论是舞蹈艺术的学习与借鉴,还是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都将会深深留在每一位参与者的记忆中。
除了生动的交流课,本次活动的两次展演同样是可圈可点。9月15日,刚刚结束一天交流课的北师大同学赶到台北市大同区蒋渭水纪念公园时已是掌灯时分,台北市文化局打造的“101文化就在巷子里——社区艺术巡礼”户外表演也已搭台完毕,除了千榕舞蹈团等台湾四家舞团之外,北师大是唯一的大陆舞人,而据主办单位介绍,这也是“文化就在巷子里”品牌创建十余年来首次参演的大陆表演团体,为此,主办方非常贴心地特意安排北师大除了表演两个独舞之外,最后压轴上场,并两次谢幕。北师大也特意选取了群舞《海那边》作为最后的舞作,“一湾浅浅的海峡,不断翻滚的波涛,自由飞翔的海鸥,往来穿梭的风帆,和近在咫尺的岛屿,勾起了对家的呼唤……”音乐响起,年轻的面庞,怅惘的神情,一种叫乡愁的情绪在开始发酵,年轻的导游小姐姿盈看完北师大同学的表演后连说,“看到两岸的孩子一起跳舞,那种感觉真是蛮感动的。”当日小雨淅沥,正担心观众太少,没料到一到开演时间,人越聚越多,棚外百余名热情的台北民众穿着雨衣打着伞坚持看完了演出,有对70多岁的陈姓老夫妇还骑着电摩专程从板桥赶到,完全靠退休金生活的夫妇俩并不宽裕,但都热爱艺术尤其喜欢舞蹈,散场后老两口赶紧在入口处领了9月19日的交流展演票。
9月19日很快如期而至,多日的交流终有呈现,而这场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举办的汇报演出依旧是面对所有台湾民众的免费公益演出,延续“海峡两岸,共舞未来”的主题,挑出14个节目,在交流和分享彼此对艺术的热爱与理解的同时,两岸学生联袂为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演出。一开场,由北师大出演《鼓舞狂欢》,鲜艳夺目的各民族服装,定格的各民族典型性动作,有青春有激情,以各民族的友好热情向台湾民众问好,获得一片喝彩。台艺大的现代舞《交织》紧接着登场较劲,这个作品探讨的是人与人或物之间的错过,衍生出错过中的细节、片断、记忆,而这些微小的记忆形成了密密麻麻的交织画面。双方的展演形式均涵盖了单双三,舞种也很多样,除了民族民间舞《长鼓乐》《扎西德勒》等,北师大带来了现代舞《春逝》《海那边》《再见了》,表现知青情结或是教师对生命价值与教育回归的思考,同时也有挖掘京剧丑角心理世界的古典舞《戏丑》。台艺大的展演节目则主打现代舞,《交织》后是表现逝者如斯夫的《Laspe time》和实验性作品《缺口出没》以及《2^n 》,除此之外,特邀展演团队,来自台湾的方相舞蹈团、欧阳慧珍舞蹈团也各自拿出了看家节目,方相舞蹈团表演了将京剧中的把子功结合舞蹈高难度技巧的《儿女英雄会》《繁花似锦》,欧阳慧珍舞蹈团则献上了描绘客家风情的《庆桐花舞茶香》,两岸双方表演内容虽有差异,但水准均堪称上乘。
为表扬参演单位的尽心付出和为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做出的贡献,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在闭幕致辞中将本次活动总结为:一是“海峡两岸,共舞未来”的主题好,青少年代表着未来,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与发展关系到民族兴衰;二是创意构思好,做到了深度情感交流;三是交流形式多样,两岸青少年及师生联谊,让两岸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寓教于乐的舞蹈文化之旅。青少年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新生力量,“未来”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与发展。以小见大,这种“共舞”可以是艺术上的融会贯通、文化气质中的一脉相承,更值得期待的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守护。中国舞协驻会副主席冯双白、台湾中华舞蹈学会理事长赖秀峰等人为相关单位颁发了“优秀团队奖”和“优秀园丁奖”。
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与展演目前已经成为中国舞协主抓的一项重要文化品牌,自创办以来,广泛凝聚了青少年舞蹈的精英团体,已成为展示当代两岸舞蹈教育的最新成果、令观众们共同分享了舞蹈的新特色与新风貌,显现出舞蹈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舞蹈艺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