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现代  国标十项  街舞  民族  芭蕾  踢踏  中国舞  古典舞  爵士  民间舞  当代舞  瑜伽  肚皮  钢管  韩舞  交谊舞  广场舞  芭啦芭啦  啦啦队  健美操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现代 >> 现代舞新闻 >> 浏览文章

莫让“现代舞美”变成对观众的双重折磨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 2018-1-26 9:23:42 点击:
莫让“现代舞美”变成对观众的双重折磨

 

 

 

 

《玛利亚的婚后生活》剧照 摄影/Arno Declair

 

今叶

上周,英国著名舞台美术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导演帕梅拉·霍华德(Pamela Howard)受邀来到中国,在iSTAN国际人物造型设计学术活动周以及CISD第四届国际舞美大师论坛上,开展工作坊和主题演讲等活动。帕梅拉写于新世纪初期的著作《什么是舞台美术》,将我们所熟知的舞台设计工作进行重新定义,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创造过程,强调舞美是一种“活生生的艺术”,为表演提供时空环境,更是戏剧向观众传情达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观念实际是所有将戏剧视为一种综合艺术的舞台工作者,试图实现的效果与理想,让坐在台下的观众能够感受到舞台上的一切元素彼此联系,同时被激发起想象力,在想象的海洋里感受到作品的丰富与动人之处。

中国的戏剧艺术本来就不缺少这种观念,在戏曲中,我们根本不需要考虑舞台布景,舞台上的时空自由,讲故事的行云流水,完全是凭借演员的唱腔、身段塑造出来的,演员怎么动,就引导着观众怎么去想。看完一场戏,观众最高兴的不一定是剧中故事的高潮部分,却往往是自个咂摸出滋味的表演段落。不过这个状态到了西方戏剧舶来之后,就变得复杂起来,为了实现写实的风格,舞台上不仅需要布景,更要做到细节的真实,床是真的床,窗是真的窗,开水龙头就要真的有水流出来,但问题在于,台上的东西越是真,越是具体,观众就会越是觉得假,假的越多,真实的感情与想象力就越没地方发挥,观众就会觉得,戏怎么越看越变扭,越看越没有滋味。

这个问题对于现代戏剧发展了几个世纪的西方,也并非得到了完全的解决。我们所处时代的中国戏剧环境,有一个幸运之处——通过大力、甚至实时引进西方当代优秀的剧场作品,我们看到了不少西方戏剧创作者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的成功经验。

曾经为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带来两部优秀作品的比利时导演卢克·帕西瓦尔在讲述自己排练约恩·福瑟的剧作《秋之梦》时,曾经提到一个观点,面对这样一出发生在墓地的戏,舞台应该如何让观众感受到墓地、死亡的气息?在他排演《秋之梦》同期,维也纳一个剧院也在上演这出戏,舞台上真的使用了一些墓碑,对此帕西瓦尔反问“一个剧场的舞台加上一些墓碑就能让我真正感受到死亡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或者说并非是对于舞台艺术最好的解决方式,他所希望的是“作为观众,我希望在我头脑中的电影院里,在我的想象中见到真实的墓地”。所以他在慕尼黑排演这出戏时,选用鹅卵石铺满整个舞台,原因在于“欧洲的墓地很多都是用白色鹅卵石铺成的,走在上面有种特殊的声音,每一步的声音可以帮助你们感受到情绪,是一种对情绪的扩大、增强”。

帕西瓦尔的做法并不是提供了一种在舞台上表现墓地的方法,而是在于这种做法对于戏剧演出效果的意义。近年来引进的国外戏剧作品中,中国观众已经见证了不少类似这样的案例,今年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德国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玛利亚的婚后生活》中,舞台上没有场景的实际转换,演员随手制造出烟雾效果、加上音效,便暗示时空切换到了火车站;而中国观众通过NTLive看到的比利时导演伊沃·凡·霍夫的《桥头风景》中,舞台几乎空无一物,只留下演员完成动作必不可少的桌椅,为的是让观众将目光完全集中在演员如何通过动作讲述故事上。

这种行云流水、又启发观众想象力的演出效果,是中国戏曲艺术让世界戏剧创作者艳羡的艺术成就,而对于放弃了程式、说白话的中国现代戏剧,让整个舞台实现这样的效果,不仅需要创作观念上的转换,更需要演员演技的提升。

实际上,在西方戏剧作品、创作观念的不断涌进中,中国现代戏剧创作者的眼界、观念已经基本与世界接轨,甚至远远赶超了创作的步伐。如何扬长避短,不断激发中国戏剧创作者的潜力,让观念、方法补足技能、经验积累的短板,成为了促进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其中,通过邀请外国导演与中国演员合作,通过舞台空间的设计,调动演员潜力,由此让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具有独特的存在意义。比如瑞士导演派里希与中国演员合作的《呼吸》,通过舞台上加速运转的跷跷板,男、女演员一边对话,同时需要不断应对、跃过脚下的跷跷板。由此,舞台设计参与了演员的表演,并帮助台词生发出新的情绪与意义。

舞台设计是否有助于提升演出效果,不仅在于采用什么样的材质、材料搭建,更不在于造型是否华美、贵重,而是其本身是否真的有用,这才是舞台设计的生命力所在。

如果舞美应该是一种“活生生的艺术”,难道它不能脱离戏剧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吗?像在当代艺术馆里那些千奇百怪的当代艺术品一样。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随着各个艺术领域界限的模糊、创作观念的开放,不仅戏剧发生的空间变得多样,似乎没有什么不能放进剧场、出现在舞台上,而且,什么可以被称为剧场,也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这在有的创作者看来又是一次观念的革命,尤其是随着一些当代艺术的流行概念进入剧场之后,创作者更觉得“不用解释的意义”成为一种非常合理的存在。但坐在舞台下的观众,即使自己的观念再开放,依然知道所观看的是一场演出,是一场会有角色在舞台上行动、向他传递情感信息的表演,即使这个角色并非由人扮演,是个傀儡、或是装置也一样。

当代艺术家、装置、雕塑等形式走进剧场,固然让我们看到的剧场作品显得更加花样翻新,但这些看起来时尚的装置,美美的造型,走上舞台,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像在博物馆里一样摆着就可以了,如果不与舞台上的其他元素发生联系,不能构成演出传递情绪的一分子,那么就真应了徐冰那句对当代艺术的批评:是一种纯粹的“视觉折磨”。

近来上演的四川话版《茶馆》可谓是其中一例典型,虽然剧中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处理,如将王利发、秦二爷和常四爷撒纸钱的场景放在开场,强化了戏剧中的时代与命运主题;又比如通过演员扔手巾打破剧中刻意静止与热闹气氛的界限,试图构成演出的外在节奏;再如当小刘麻子被错当逃兵砍了头,采用群像静止的雕塑形式,展现民众的麻木群像。但很可惜,这些并不与演员的表演形成联系。

我们可以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将这些手法视为一种视觉元素进行阐释,但这些元素并不能引导观众想象力、对整部作品形成进一步理解的线索。在这出精心雕琢的《茶馆》的舞台上,视觉元素就是视觉元素,演员并不完美的表演只是不完美的表演,观众就在这两者的不断切换与折磨中,完成了一次对老舍原作的复习。

这很像新编戏曲创作中,总是想要借助新技术,通过实物布景,多媒体影像达到现代感,却不去处理演员表演与这些元素的关系。戏曲演员不会出现在多媒体时空之中表演,多媒体也不会帮助演员进行时空的塑造,舞台上同时出现两种逻辑,彼此又没有交集,甚至破坏对方的时空表达方式,费力不讨好,对观众也是一种双重折磨。

纵观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戏剧艺术从未停止过向友邻艺术借鉴灵感的脚步,表现主义戏剧从卡巴莱艺术那里找到了表演的风格,抽象主义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舞台空间设计的变革。同样的,现代艺术也从戏剧那里找到了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界限的动力,戈登·克雷的“超级傀儡”启示了未来主义艺术的创作思路,包豪斯艺术在剧场领域也获得了新的成绩。然而如果戏剧艺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意义,在接受现代、当代艺术创作者、元素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一种警醒,不要被当代艺术往往不讲究的技艺、不解释的逻辑所诱惑,这会让戏剧创作者变得越来越不负责任,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这样的戏剧作品,对于坐在舞台下的观众而言,并不会激发观看与解释的欲望,只会越发感到折磨与反感。




0% (0)
0% (10)
 以下是对 [莫让“现代舞美”变成对观众的双重折磨]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