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娜·鲍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她的「舞蹈剧场」概念,并通过她的实践创作,影响了世界舞蹈的发展。许多舞蹈家们想要模仿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在舞蹈中加入大量戏剧元素,或者要演员张口说话,甚至在舞台上做些怪怪的举动;但细心看下去,却发现作品缺乏皮娜·鲍什舞蹈剧场里的感染力。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创作,只是摘取了舞蹈剧场的表演手段,把舞蹈剧场看成是一种编舞技法,而不知道皮娜·鲍什创作的最重要的核心元素,是在舞蹈剧场里不断地拷问自己:「为什么要跳舞?」
在现代舞刚出现时(二十世纪初),舞蹈大师们以反传统芭蕾的面貌出现,依莎多拉·邓肯崇尚自由个性、玛丽·魏格曼强调对时代的触觉、露芙·圣丹尼斯吸取异国风情以凸显创新意念,她们指出了现代舞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个性、时代性、原创性。
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新一辈的舞蹈大师为现代舞奠定基础,她们研究的命题是:「我们应该如何跳舞?」。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大师们各自发展出影响今天舞蹈动作风格的各种技巧流派:玛莎·格蓝姆研究身体肌肉的收缩延伸而发展出格蓝姆技巧、多丽丝·韩芙瑞研究身体重心的转移起伏而发展出李蒙技巧、汉雅·韩姆研究身体与空间的关系而发展出尼古拉斯技巧。
六十和七十年代,是后现代舞蹈出现并火红的年代,默斯·肯宁汉问了一个前辈们未曾思考过的问题:「什么是舞蹈?」。如果舞蹈是以肢体为工具、动作为媒介的艺术,则其他一切非舞蹈艺术本体的元素如感情、音乐、故事情节等便没有必要出现。影响所及,六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后现代舞蹈家们的创作,有了许多不同形式状态:「纯舞蹈」、「概念舞蹈」、「生活舞蹈」、「行为艺术」、「发生艺术」、以至「非舞蹈」。
皮娜·鲍什和她的舞蹈剧场在七十年代出现,问出了另一个前人没有想过,或想过却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为什么要跳舞?」。有许多喜欢皮娜·鲍什作品的观众发现,在她的舞蹈剧场里发生的事情,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千锤百炼后的元素,有时那些动作或剧场事件的出现,虽然没有情节,甚至不关乎前文后理,却显得理所当然并直透观众心灵,是一种无由来的感动。这种舞蹈剧场的创作,明显没有一种常规,更不要说有什么可供遵循的「编舞法」。
我个人对皮娜·鲍什的作品感触最深的是她在1980年编的节目,名称就叫《1980》。皮娜·鲍什的丈夫在1980年初因病去世,夫妻俩的感情弥笃,她的伤心失落可想而知。为了思念丈夫,皮娜·鲍什编创了《1980》,在作品里,没有歇斯底里的感情宣泄,却在排练当中,皮娜·鲍什跟演员们坐在一起,询问所有人一个问题:「对你来说,什么是‘爱’?」。演员们沉思良久,然后各自把对‘爱’的体验用家乡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人说‘爱’是空气、有人说‘爱’是面包、有人说是上天给人的一个玩笑、是包裹着蜜糖的毒药、是孤独生命里的安慰......。而皮娜·鲍什就根据这些素材,让每一位演员在舞台上,用舞蹈剧场的各种手段展示心里面的‘爱’。在作品里,我们看见一个女演员冲撞在一个僵硬而没有反应的男演员身上,跌倒在地上,爬起来,再冲撞,跌倒,爬起,再冲撞,再跌倒,再爬起,如此不断重复,直到女演员无力爬起来,男演员转身掉头而去;在另一个场景中,我们看见一群男演员围着一位穿着兔女郎装束的演员,肆意地摆弄兔女郎的肢体,并用鲜红的唇膏在她身上绘画图画;又在另一个场景中,一群游荡的舞者排着队、唱着歌、跳着舞,无可无不可地观看着一位男舞者被另一群人强迫脱光了衣服,穿上女孩裙子。
舞蹈剧场便是在这种看似杂乱,却又怂动人心的一个又一个场景中完成,场景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却又直透人心。皮娜·鲍什在8月14日于中央芭蕾舞团主办的大师座谈会中,便直接谈到:她的舞蹈剧场便是对自己的拷问,并以创作实践来回答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跳舞?」。所以观众在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中,不会看见炫耀的技巧或多余的滥情,却在舞台上的每个舞蹈动作的完成、每个剧场事件的发生之间,感受到从皮娜·鲍什心底而来的冲击。
真正的舞蹈剧场,便应该是这种从心底而来的冲击吧!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