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3日至19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现在已经开始招募演出节目了,在招募演出的宣传单里说:「去年的“现代舞展演周”以展现国际现代舞蹈发展为主,而今年的“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则立足于国内,展示中国当下优秀的专业,非专业表演团队,及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新锐力量。」
换言之,「北京现代舞展演周」从一个国际化的演出活动,变成一个以展现本地节目为主的表演平台,对许多人来说,从国际变成本土,会不会是一个发展上的倒退?
其实在策划活动之初,雷动天下各部门已经讨论过改变方针的原因和评估过改变之后的影响,最终大家都觉得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变成一个本土化的展演活动,对推动中国的现代舞发展有更多好处,便义无反顾地付诸实行了。
首先说说本土化的原因,有三点:
一.中国首都北京自去年国家大剧院启用后,明显地对现代舞有了跟以前不一样的政策方针。过去被认为是不被广大观众接受的现代舞,纷纷登陆北京舞台,许多外国著名现代舞团体,通过不同渠道,都能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天桥剧院、民族宫剧院等高档次表演场地跟中国观众见面。两年来在中国北京演出过的国际大腕级现代舞团便包括:德国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美国艾文阿里舞蹈团、荷兰舞蹈剧场一团及二团、美国保罗泰勒舞蹈团、台湾云门舞集、美国玛莎格兰姆舞蹈团和最近的美国詹妮弗穆勒舞蹈团等,可以说是各领风骚。北京的观众既然在平时已经有了许多观看国外现代舞的机会,一个集中展现国际性节目的现代舞蹈节便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二.相对来说,中国本土现代舞在北京的舞台上演出机会要少的多。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跟其他华人的大都会比起来,具有文化指标性意义的现代舞,尤其是本地创作性演出,在数量上还是落后甚远。以香港为例,现有二十多个由香港年轻人组成的现代舞团,平均每周都有一台至两台现代舞节目上演;台湾台北市的规模更大,本土现代舞的创作和演出也更多更丰富。北京经过奥运的洗礼后,隐隐然步入国际大都会的行列,可在具有现代文化指标意义上的现代舞,便不能只靠外来的节目充撑场面。「北京现代舞展演周」既然以‘北京’为名,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展示北京和中国本土现代舞的使命和责任。
三.「广东现代舞周」中的「青年舞展」越来越火,不过因为地处中国南部的广东,每年参加「青年舞展」的年轻舞者大部分来自南部如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福建和浙江等各省,北方地区的年青舞者们因为路途遥远,许多只能遥望而无法参与。北京作为北方地区的中心点,举行一个开放式的现代舞平台,可以解决北方地区舞者的路程往返问题,让无力远赴南方的年青人也有展示自己舞蹈的空间。至于那些有经济能力的舞者们,每年多了一次展示自己舞蹈作品的机会,更是可以大展拳脚咯!
北京无可置疑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可是过去因为崖岸自居的心态,形成舞蹈界因循保守的风气,事事讲究权威和仪轨,对许多新鲜事物以一句‘看不懂’或‘没水平’便拒之门外,也因此失去许多与时并进的可能性。我在1999年便在北京现代舞团推动「北京现代舞周」,也就是今天的「广东现代舞周」和「青年舞展」的前身,可是工作起来,就算在当年的北京现代舞团内部也受到阻力重重。现在北京终于推开窗户,让外面许多现代新鲜的空气和阳光进来,连带在屋里的人,也生活的更健康、更有自信。北京和中国的年青人,用自己的身体来说话,并坦然地步上舞台,便是第二届「北京现代舞展演周」的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