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荡舟溯源——直至远古,感念先祖创造了昔日的辉煌。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先民们的舞蹈已无影无踪。但是,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山村边寨、草原牧野、红色的峡谷、蓝色的海洋、幽幽原始森林,漫漫古丝绸之路……依然能够追寻到他们的“舞影”。
生活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从事狩猎的鄂伦春族,民间流传有“猎人与母熊结合”的故事,猎熊时还有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名为“黑熊搏斗”的民间舞蹈,正是原始图腾崇拜活动的遗迹。
“黑熊搏斗舞”由三人表演,舞者双手扶膝,在“哈莫、哈莫”地呼喊声中模拟熊的动态起舞,两人摆头、动肩,并用下巴袭击对方的肩部表现两熊相斗,另一人穿插其中表示劝解,动作朴质,喊声激越。此外,鄂温克族妇女表演的“跳虎”、“天鹅舞”等,也是模拟鸟兽的动态、边喊边跳,都有图腾崇拜的遗意。
作为祖先崇拜遗存的形式,如前章曾提及的云南德宏地区景颇族的“目脑纵歌”颇具代表性。
它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盛大的民俗活动,届时全体村民都着盛装参加,尽情歌舞。首先,在平坦的场地上树起四根绘有蕨叶纹的木牌柱,中间两柱之间又系有两把交叉的景颇长刀,形成一种特有的氛围。按民间的说法:蕨叶纹象征他们的先祖从喜马拉雅山迁来时,长途跋涉所走过的曲折的路线,(它也是人们跳舞时所必须依照的路线);那两把长刀,则寓意他们的祖先曾经用它刀耕火种、开辟荒山野地,用它狩猎和战胜过各种困难,好让人们进入场地和欢快起舞时,不忘先祖创业之艰辛,发扬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无论是“黑熊搏斗舞”或“目脑纵歌”,如今人们的穿着与神态都洋溢着时代的风韵。特别是妇女们,个个神采奕奕,有的还穿着长靴参加到军乐队中进行演奏……
随着古代乐器的流传,与之相应的舞蹈与民俗活动也会保存下来,“芦笙舞”、“铜鼓舞”都属于此类形式。
中国古代的民歌集《诗经》“君子阳阳”篇中,描绘了一个男青年手持笙簧,动作舒展地吹奏起舞,并招呼房内的姑娘出来,和他一同欢乐的情景。如今芦笙传情的形式与三千年前《诗经》的描绘近似,可谓一脉相承发展而来。这就是苗族“芦笙节”中的“牵羊”与“讨花带”。
按苗族的习俗,吹芦笙起舞是青年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芦笙的各种曲调都有它们的含义,不同的曲调用于不同的场合——人们听到后,就知到该跳什么舞蹈,进行什么活动。
如对哪个青年有爱慕之意时,她就把自己编织的花带的一端,系在该青年的腰带后面,另一端握于手中,随着他吹奏的悠扬乐音翩翩起舞。而人品好、芦笙技艺高的青年,常有多名姑娘为之系花带,并牵着花带随之而舞,因此,人们就称之为“牵羊”。
“讨花带”,则是在“芦笙节”之夜,老人们带着孩子逐渐散去,而青年们舞兴犹浓时,吹起带有含义的曲调,如:“姑娘,请把美丽的花带送给我”、“请把花带拴在芦笙上,大家喜洋洋”等,以此向姑娘表述爱慕之情。姑娘若有意于某个青年时,她就把自己绣制的花带拴在该青年的芦笙上……
同是芦笙舞,因民族之不同,在芦笙的形制与舞蹈形式上也有区别。苗族与侗族的芦笙,其共鸣箱用木板制做;彝族、拉祜族则用葫芦作为声箱,所以人们称它为“葫芦笙”。
拉祜族的葫芦笙舞自娱性较强,人们常围着吹奏者欢快起舞;而吹奏者也常用葫芦笙的音响相配合,表现鸟类鸣叫时鼓翅动尾的动态,以及模拟“斑鸠吃谷子”等形象。
苗族的芦笙舞技艺性强,讲究吹奏的曲调要多,技艺更求精湛。如“天步舞”,是由两名舞者在三根高木桩上作竞技表演的,进行中两人不断地交换位置和抬起一脚,保持“金鸡独立”的舞姿,非常惊险。又如“斗鸡舞”,两名舞者要表现两只公鸡相斗的全过程,声情并茂,维妙维肖。
“傩舞”大都是戴着面具表演的舞蹈,其历史久远,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已有此活动;周代,并有“国傩”、“乡人傩”之分。这种古老的面具舞在今日的许多民族中仍有遗存。如江西、安徽、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的傩舞、傩戏;壮、瑶、毛南、仫佬、苗、彝等民族的傩舞等形式,都已形成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例如:江西的傩舞中有表现盘古开天地的“开山神”,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安徽的傩舞,有的还踩上高跷、戴上面具表演,保持着祭祖、祀福、驱邪等遗意。师公舞是其表现形式之一,虽然是表现自然界的神灵、本民族神祗以及道教的神仙人物的神威神力,但多融入了较多现实生活的情趣。如瑶族的师公舞中有“女游舞”,表现海龙王的三公主游出千层海浪后,化作瑶族少女起舞的故事;毛南族把师公舞称作“条套”,舞蹈中有“土地配三娘”,表现土地(民间信仰的神祗)向三娘求爱的内容。在一些山村演出时,由于演出的场地狭小,观众又多在四周的坡地上,因此,演员要把面具戴在额头前,以便观赏。藏族、蒙古族名为“羌姆”、与“查玛”的面具舞蹈,是藏传佛教(喇嘛教)的寺庙舞蹈形式(俗称:跳神),它有弘扬宗教的含义,又是悦神、娱人的盛大乐舞活动,它们与古傩都有着深远的源流关系。北京雍和宫也是藏传佛教的寺庙,其寺庙舞蹈则称为“跳布扎”(俗称“打鬼”)。清代,每年农历除夕雍和宫要派184名喇嘛到宫廷内中正殿前院内演“跳布扎”、念《护法经》,为清帝及宫廷除祟祈福;正月最后一天,在雍和宫举行盛大的跳布扎活动。直至本世纪50年代初,雍和宫仍有这种活动,且已融入满、汉文化的色彩。此外,如第一章所述,东巴舞(及舞谱)也是原始信仰的遗存……,凡此都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得以代代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