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图文毛南族的猴鼓舞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9:03:00 点击:

  

图文毛南族的猴鼓舞

  前往平塘县的甲坝村颇费周折,运送砖头的大货车路上抛锚,让我们不得不徒步前进,寻找毛南族舞蹈——猴鼓舞。

图文毛南族的猴鼓舞

  一路上都能看见崭新的瓷砖新房,还有几户正在建设中。乡亲们说,这都是打工带来的变化。寨子里除了修房的施工声,还有节奏强劲的流行歌曲,让这个村寨显得并不宁静。此时甲翁小学传出阵阵古朴的鼓声,透出别样韵味。

  为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孩子们正在排练猴鼓舞。随着鼓声的节奏,手拿两根棍子的孩子们模仿猴子的动作,跳跃翻腾,或单打独斗,或相互嬉闹,并不时发出“嚎嚎”的叫声,动作敏捷,俏皮欢快,滑稽幽默。平塘县文化局史副局长介绍:“这是丧事舞蹈,欢快的表演是为了安慰失去亲人的家庭。”

  鼓控制舞蹈的节奏,敲鼓的学生叫石治健。他不但负责敲鼓,还负责教其他的学生跳舞,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猴鼓舞好手,还曾经远赴上海表演。如今父亲和村里大多数壮年人一样,外出打工,他就担负起了“舞蹈老师”的职责。石治健说:“从小,爸爸就在家里教我打鼓。”每当他的鼓声响起,学校低年级的孩子总喜欢围在他身边,高年级的孩子则自己就跑到操场上舞蹈,甚至“参乎”到学校的正式排练中,这让学校不得不组织猴鼓舞的第二梯队,以满足孩子们好动的天性。

  猴鼓舞生于毛南族,鼓点犹如“密码”非常复杂,要“解码”自然并非易事。学校老师们津津乐道着一个故事:“哈哈!县里曾经来了个搞音乐的人,在我们村足足学了三个月,才学会我们的鼓点。”甲坝村是猴鼓舞跳得最好的毛南族村寨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就组织了一支猴鼓舞队伍到上海演出,长达两年时间。前几年,附近建立了一个毛南族风情园,石治健和村里的几个小朋友也被选中,在课余时间去做表演。

  学校的小朋友们大多没见过猴鼓舞,老师们也只是小时候见过。学校的负责人石继荣说:“以前经常看到村里有人跳,后来没看见了。现在也是因为政府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学校组织起了猴鼓舞队伍。”其实,村里40岁左右的人基本都会跳猴鼓舞,但这些人大多在外打工,石继荣:“前几年,我们学校的房子是村里唯一的瓷砖房子,现在村里的好房子越来越多了,都是打工换来的。”

  打工带来的不仅是新房子、流行歌曲等,还有观念的变化。史副局长介绍:“以前,这个村寨还是比较封闭,要想看猴鼓舞,非要和村民们喝上两杯,交上朋友,才有可能。现在,村民们都非常热情,而且也越来越懂得民族文化的价值。”猴鼓舞所用的铜鼓是村民们的宝贝。可是,以前经常有外地人来平塘的毛南族村寨里收购铜鼓,也有人以几千元的价格成交过,现在已是后悔莫及。石继荣感慨:“以前还觉得不值钱,现在再多钱也不卖了,那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啊。就像我们的猴鼓舞一样,以前只是我们自己的娱乐,没想到政府这么重视,我们自己更要保护了。”从不认识,到逐渐了解,民族文化的价值在村民们心中重新定位。

  孩子们已经担负起了猴鼓舞的传承与兴旺。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身上流着毛南族的血液,他们和父辈一样对猴鼓舞有着独特的情结——自觉地学习民族舞蹈。但与父辈相比,他们更乐于向外人展示,记者数码相机的镜头一度成为他们追逐的目标“让我们看看,拍得怎么样呀?”已经是放学时间,孩子们都没有离开学校,有的在排练,有的在看排练……

  源于母子亲情的舞蹈

  传说,在一个林木茂盛的毛南族村寨有一户人家,丈夫早亡,妻子带着三个儿子艰难生活。一天,最小的儿子在山上吃了很多野果,觉得头晕,迷迷糊糊掉进了一个山洞。

  洞中有一群猴子,小儿子与猴子一起生活。饿了就吃猴子采来的野果,渴了就喝洞中泉水……天长日久,小儿子学会了猴子的语言。而母亲却因为小儿子的失踪哭瞎了眼睛,10多年后去世了。出葬那天,法师用铜鼓祭祀,被正在和猴子一起玩耍的小儿子听到。顺着鼓声找到了自己的家门,突然勾回了儿时的记忆,却只能发出“嚎、嚎”的叫声。只见他捡起了一个空树筒,用兽皮蒙上,边敲边叫,泪水不停地流出……村民们这才明白,失踪10多年的小儿子回来了。

  猴鼓舞就是根据这个母子亲情的传说演化而来。每当有亲人去世,大家便敲响铜鼓,跳起这个舞蹈来悼念。

作者: 孟学祥 雷远方 本报记者 胡卡妮 张兴涛  编辑: 李茂


0% (0)
0% (10)
最新资讯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