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千年古寨,老少齐跳摆手舞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9:03:00 点击:

 

  来凤摆手舞、利川龙船调、建始丝弦锣鼓、荆州马山民歌……这些神奇而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昭示着楚人的聪明才智,是传承荆楚文明的“活化石”和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然而由于保护不易,很多项目不仅至今“待在深闺人未识”,而且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在6月9日第二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湖北省首批“非遗”名录即将出炉。昨日起,本报记者随省群众艺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启程,在荆楚大地上展开一次特殊的文化探访之旅。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沐浴了数千年风雨后仍熠熠生辉的民间瑰宝,并与它们的传承者面对面。

  荆楚网 楚天都市报恩施19日电(记者何君辉)“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朝土家诗人彭施铎,曾用这样的诗句形象描绘土家摆手舞。今日,这久违的场景在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的摆手堂前上演,再展土家歌舞的恢宏之势。

  周围石墙环护,大门形似牌坊,舍米湖村摆手堂距今已有400年历史,被誉为“神州第一摆手堂”。在神堂供奉的土家先祖塑像前跳摆手舞,一直是村里人的传统休闲活动。

  伴随着“哐咚咚”的锣鼓声,男女老少蹁跹起舞。他们时而模拟“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等禽兽姿态,时而展现“挖土”、“撒种”、“纺棉”、“插秧”等农事活动,时而模拟“扫地”、“打蚊子”、“擦背”等生活动作,摆手、跺脚、侧身、挺腰,一招一式苍劲有力,展示出一种原生态之美。

  “我们全村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姓彭。”领舞者、年过七旬的彭昌松老人介绍,他们都是唐末年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代,世代事农,最大的爱好就是跳摆手舞。

  “摆手舞好看又好跳,我们这里的娃娃刚学会走路就会跳摆手舞了。”村支部书记彭承金说,摆手舞的特点是摆同边手,出同边脚,身体略微下沉,舞姿粗犷大方,动作刚劲有力。每跳摆手舞,就要唱摆手歌,如《闹五更》、《黄四姐》、《探男歌》等,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常唱不衰。

  “摆手舞作为一种民间集体舞蹈,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城市居民茶余饭后的健身休闲活动。”来凤县文体局副局长向莉说。为此,该县成立了一支原生态摆手舞队,希望有一天能让这传承了千百年的“土家艺术之花”走出摆手堂,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摆手舞一跳70年——访“土家舞蹈家”彭昌松

  记者何君辉

  身穿黑布长衫,头盘黑色丝帕,胡须花白,身姿矫健,77岁高龄的彭昌松人称“土家舞蹈家”,也是湖北省目前资历最老的一位土家摆手舞传承人。

  彭昌松1933年生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舍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一辈子与泥土打交道。是摆手舞让他走出山寨,有了不平凡的经历:1957年,他带领十余位村民将摆手舞跳到武汉;1975年,他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而在2002年来凤县举行的“中国摆手节”上,他带领的摆手舞队荣获第一名。

  谈起摆手舞,老人掩饰不住自豪:“我小时候刚学会走路,便被祖辈带到摆手堂,在锣鼓声中模仿大人们的动作摆动手臂,没想到这一跳就是70多年。”

  光阴荏苒,彭老如今儿孙满堂,他也将土家摆手舞的接力棒传给了孙辈彭承金。但他自己还不想停下来:“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土家摆手舞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0% (0)
0% (10)
最新资讯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