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南海网5月13日消息:昨晚,一场以“弘扬民族文化,彰显学子风采”为主题的首届“校友杯”多姿青春民俗竹竿舞大赛在海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报编辑记者也拿起竹竿、跳起舞步,在大赛上客串表演了一回,与海南师生们共同分享竹竿舞带来的活力和快乐。
竹竿舞又叫打柴舞,是海南最有特色的传统民俗舞蹈。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舞台上表演的竹竿舞多传统而少创新;民间自娱自乐时跳的竹竿舞又欢快有余优美不足。昨晚,海南师范大学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却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眼前一亮。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北平:
我们要让海师竹竿舞走向全国
“一是搭建一个让老师学生锻炼身体的平台;二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弘扬海南民族文化。这就是我们举办竹竿舞大赛的初衷。”昨晚,观看了竹竿舞大赛的很多观众都有一个疑问,海南师范大学为什么会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竹竿舞大赛呢?该校党委书记林北平向记者揭开了这个迷底。
起因:
让师生们有个好身体
林北平告诉记者,激发他们在校园里举办一个能让全校师生都动起来的大型比赛想法的是海南师范大学的优秀教师郭力华。郭力华病倒后,海师校领导对全校教师(含退休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发现,很多活跃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老师身体都不好。所以,校领导觉得他们有义务组织一些活动,搭建一个平台,让全校的老师、同学们都能运动起来、锻炼起来。
效果:
竹竿舞出校园文化
那么,什么活动才是最适合的呢?海师的领导想到了竹竿舞。竹竿舞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群众体育运动,又是海南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竹竿舞乐曲欢快,跳起来既有趣又能锻炼身体还容易普及。跳竹竿舞讲究团结、合作,通过跳竹竿舞还可以培养老师、学生们的团队精神。所以,海师才先后组织了教职工竹竿舞大赛和学生竹竿舞大赛。
海师领导认为,勇于创新是大学生们应具备的最重的精神之一,所以他们要求学生、老师们跳的竹竿舞不仅要有“老一套”,还要有“新意思”。为此,大赛特别设了5个创新奖,就是希望鼓励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这次大赛之所以称为‘校友杯’,还有一层感恩和互助的涵义。”林北平骄傲说。“这次比赛和教职工赛的奖金都是由海师已经毕业的学生赞助的,他们赞助这个活动是希望对老师表达回馈和感恩,对师弟、师妹们表达一份互助之情。这也是我们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
目标:
让海师竹竿舞走向全国
林北平说,海师每年的毕业生有几千人,这些学生将前往全国各地不同的岗位工作。这次的海师竹竿舞大赛只是第一届,海师还要把这个活动继续发扬下去,并不断普及和创新……不久,竹竿舞还将成为体育系群众体育专业的必修课。
将来,海师的毕业生就像种子一样带着海师竹竿舞撒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知道竹竿舞、学会竹竿舞。这样做,不仅树立了海师的校园文化品牌,还很好的推广、弘扬了海南民族文化。
林北平告诉记者,海师的目标是,10年后,让“海师竹竿舞”成为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文化品牌。根据比赛规则,每个代表队的表演都分为普及内容和创新内容两个部分。普及内容是最常见的6套竹竿舞跳法,比的是熟练和整齐;创新内容则任由同学们在传统竹竿舞的基础上想象创新,比的是形式和舞步的新颖多样。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声,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同学们扛着竹竿登场了。伴随竹竿清脆的撞击声,只见同学们动作敏捷,进退跳跃优美自如。音乐声一变,竹竿的摆法、同学们的跳法、要表现的内容立刻出奇出新。有的队把爱情故事编入了竹竿舞当中,让竹竿舞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有的队把盆栽、酒坛都搬上了场,成为了出奇不意的跳舞道具;有的队把民间婚俗融入了竹竿舞之中,迎新娘、咬槟榔、发喜糖,竹竿舞变成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还有的队请了小朋友来客串,给竹竿舞带来了新亮点……
看着台上的表演,台下掌声一片。不断有观众啧啧称奇:“哇,原来竹竿舞还可以这样跳!”
本报编辑记者跳起来与前面五彩缤纷的“民族风”不同,最后一支代表队穿着统一的白色运动服登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运动风”。这支队伍虽然只表演了竹竿舞的普及部分,但他们欢快的脚步、灿烂的笑容无不在告诉大家,他们是在用心来跳。原来,这就是由本报编辑记者组成的南国都市报代表队,他们是来友情客串的。
别看这些编辑记者平时编稿做版、写稿驾轻就熟,但在十几天之前,都还是跳竹竿舞的“门外汉”。受到海南师范大学的邀请后,这支临时组织起来的代表队立刻上起了“速成班”。编辑记者都是大忙人,能挤出来的练习时间非常有限。为了能在舞台上有个最佳的表现,他们用“勇往直前”的精神克服了练习时间不足的困难,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竹竿舞并有了质的提高。编辑记者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场的掌声给了他们最大的肯定。 经过一翻激烈地角逐,政法系学生代表队和艺术系学生代表以他们毋庸质疑的实力,勇夺一等奖;教育系学生代表、中文系学生代表队、政法系学生代表队、艺术系学生代表队、体育系学生代表等5队伍以他们的新颖的创意夺得了最佳创新奖。本报代表队则获得了友谊奖。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