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猴鼓舞的美丽传说 花溪孟关沙坡猴鼓舞有悠久的历史。它原属一种猴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舞蹈。在舞蹈中,击鼓手一面击鼓,一面舞蹈,故叫猴鼓舞。鼓点是时而轻时而重,时而弱时而强,时而快如急雨,时而慢似滴水。芦笙手们则伴随着鼓声的快慢强弱、配合着击鼓手的动作、一面吹着芦笙、一面翩翩起舞,芦笙吹出的曲调,以鼓声的变化而变化。舞蹈开始时,节奏舒缓,曲调平和,舞步轻慢。随后,节奏轻快,鼓声咚咚,芦笙鸣鸣,舞步凝重。击鼓手和芦笙手模仿猴子嬉戏的艺术化了的舞蹈动作,诙谐粗犷而奔放,别具一格。 关于猴鼓舞的起源,在孟关苗族同胞中流传着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后生被老虎精变成的漂亮姑娘蒙骗,一只聪明的猴子为了搭救他变成另外一个漂亮的姑娘,但是被这个后生发现了,他以为猴子变成的漂亮姑娘要加害他,将这个姑娘杀死,事后知道很后悔,就为死去的姑娘料理丧事,整整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在做道场的过程中,人们敲锣打鼓,吹芦笙,跳神弄鬼,有的跳舞动作犹如猴子嬉戏。后来,每逢有人去世,都要模仿猴子的动作一边击鼓一边吹芦笙,以此超度亡灵,同时也告诫人们贪婪惹事,猴鼓舞由此而产生和得名,一直相传至今。 唐士富和猴鼓舞的不解情缘 孟关乡的干部告诉记者,猴鼓舞在当地非常盛行,当地很多人都会跳,但是唯一的传承人只有一位,就是一位年近七十叫唐士富的老人。 在唐士富老人家,记者了解到,唐士富老人到现在跳舞已有50多年了,目前家里人都在继续着这个舞蹈。据唐士富老人介绍,按照当地苗家的习俗,起初的猴鼓舞只能用于祭祀、丧葬礼仪,其他场合是不能随便跳猴鼓舞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猴鼓舞已逐步演变成为一种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苗家人用来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歌颂美好生活的传统民族舞蹈。 沙坡村猴鼓舞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的猴鼓舞队曾两次进京演出。1950年和1965年的两次进京,让沙坡村猴鼓舞声名远扬。猴鼓舞不仅成为每年桐木岭跳场时的开场节目,每年的“四月八”和“稻花节”,跳猴鼓舞已成为当地人的传统。 由于猴鼓舞中猴王扮演者耗费体力较大,年过花甲的唐世富早已难以胜任,他也有十多年没跳舞了。为了让该舞蹈可以生生不息地传下去,唐士富鼓励儿子、女儿、媳妇、孙子都参与到这项舞蹈中来,同时带动和鼓励村里的年轻人积极参加,就这样跳猴鼓舞的队伍不断壮大。2001年,沙坡村猴鼓舞再次被邀请到广州参加嘉年华会表演,当时在场的几万名观众被他们的舞蹈征服了,2005年参加贵州省农民文化节获得一等奖、2006年获得二等奖,猴鼓舞再现了当年的风采,他看着亲手组建和培养的这支新队伍,感觉心怀安慰。 随着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拉开帷幕,唐士富又一次看到了希望,他告诫他的徒弟们要好好把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花溪赛区,猴鼓舞一路过关斩将,杀入了花溪赛区决赛,接下来他们还会参加后面的比赛,唐士富表示他虽然很希望猴鼓舞在本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是他更希望猴鼓舞能被更多的人所知道和了解,让猴鼓舞继续地“舞”动下去,一代传一代,源远流长。 |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