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凤阳几代花鼓女同台表演时的场面。
中安在线讯3月9日报道 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世界》专栏推出的《淮河情韵》专集,将于3月12日——17日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厅正式录制后播出。凭借已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度,现已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凤阳花鼓》已正式入选,3月9日,该县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年已57岁的孙凤城女士,将把有着“东方芭蕾”之称的凤阳花鼓艺术带到北京,届时《凤阳花鼓》将唱响央视音乐舞台。
据悉,《淮河情韵》将集中展现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安徽省淮河流域的蚌埠(怀远县)、淮南(凤台县)、凤阳以及颖上等地的中国汉族民间最具有代表性的歌舞——花鼓灯和凤阳花鼓等表演形式,涉及安徽花鼓灯、凤阳花鼓、民间小调等歌种。
专集共分六期节目在一周里播出:周一以集中展示安徽淮河流域的花鼓灯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风格、流派以及形成的“千班锣鼓百班灯”的盛况,通过人物造型、舞蹈动作及唱腔等不同的表演特点,显示花鼓灯与凤阳花鼓各自的风格特色;周二侧重表现民间艺人的表演绝活与不同风格的灯歌大Pk及与观众的互动参与;周三为凤阳花鼓代表节目集中展示;周四为“花鼓灯”民间艺人与校园教授、专家、学生们的表演与对话;周五是以《凤阳歌》、《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摘石榴》等一组流传在淮河流域的经典民歌为线索,讲述和探寻发生在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并由“民歌.博物馆”授予馆藏证书;周六是中国安徽籍当红著名歌星和文艺工作者祖海、张燕、解晓东等演唱的《好一个花鼓灯》、《凤阳是个好地方》、《有一个小村庄》、《新凤阳歌》、《红伞一举出彩云》、《摘石榴》等一组新花鼓灯灯歌、凤阳花鼓歌。
新闻链接:
《凤阳花鼓》是2006年4月1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2006年6月1日文化部公布,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类项目名单的凤阳地方民间艺术。
凤阳花鼓起源于元末,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根植于凤阳民间的古老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等,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20世纪50年代初,“凤阳花鼓”剔除了小锣,增加了新手法,改称“双条鼓”。其间,曾走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演出。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如今,凤阳花鼓已经成为著名的地方曲艺,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进入新世纪以来,凤阳花鼓这一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奇葩,绽放出更加艳丽多姿的光彩,如今已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蜚声海内外。
为使凤阳花鼓这一民间艺术的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凤阳县曾先后于2006年9月和2007年10月举办了第一、二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 (中安在线) 记者:吴晓泉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