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75岁的敖登挂生活在中国仅有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的内蒙古莫里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舞蹈还是那个舞蹈,但跳舞的目的似乎有些变了。”20岁开始跳鲁日格勒舞的敖登挂老人说,年轻时跳舞是为了在劳动间隙休息娱乐,而如今这个历史悠久的舞蹈有了健身的功能。
鲁日格勒舞,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以呼号为节奏,舞姿多重复各种劳动、狩猎动作,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2006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内蒙古,与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一样,蒙古族的安代舞、筷子舞等民族传统舞蹈也受到晨练人群的青睐。
每天清晨,在呼和浩特市的广场、公园里,不少中老年人排着整齐的队伍,随着欢快、奔放的蒙古族舞曲,跳起筷子舞或安代舞。安代舞舞动的红色绸带,筷子舞奏出的清脆声音都会吸引过往的路人驻足观看。
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代舞,舞者一边挥舞手里的绸带,一边踏足为拍,整个舞蹈虽动作简单但不失优美、豪放。近几年,内蒙古充分利用安代舞的民族特色,挖掘其健身精髓,专门编排了融体育、舞蹈、健身为一体的“安代健身舞”。
筷子舞源于蒙古族在婚礼或喜庆节日欢宴时敲击碗筷助兴的习俗,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筷一束,和着音乐,用筷子击打手、臂、肩、腰、腿等部位,边打边舞。
“用筷子拍打全身各个部位,能起到疏通经脉、舒筋活络的作用,再加上让人心情舒畅的欢快音乐,筷子舞非常有利于促进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筷子舞的忠实拥护者包云老人说。
除了每天清晨在广场、公园里为中老年人“服务”之外,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还进了健身房,成为年轻人受欢迎的健身项目。
内蒙古的少数民族舞健身操与藏族舞健身操、云南花灯健身操一样,将优美的民族舞蹈,巧妙地编排到健身操当中,使人既可感受有氧运动带来的健身效果,又能在锻炼过程中,领略民族舞蹈的韵味和美感。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