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中国舞蹈的历史--两宋时期中国宫廷舞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8:58:00 点击:

两宋时期中国宫廷舞

 

在经历了大唐宫廷舞高度发展的时期后,宋代宫廷舞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高度规范化。

宋代宫廷舞表演形式有别于唐代的一个最重要特征是“队舞”和有情节、表述人物故事的“大曲歌舞”的出现。共同特点是典雅规范。虽然在唐代已经出现了队舞,如《菩萨蛮队舞》和《叹百年队舞》,但宋时出现的队舞高度规范化,不过基本是承袭唐代舞蹈,缺乏创新。

根据《宋书•乐志》记载,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弟子队”,每类又分为十个独立的队舞。

“小儿队”共七十二人,一为柘枝队,舞者穿五色的绣罗宽袍,戴胡帽,系银带;二为剑器队,舞者穿五色的绣罗襦,头上裹交脚幞头,红罗绣抹额,带器仗;三是婆罗门队,舞者穿紫罗僧衣,绯色的褂子,执锡镮拄杖;四是醉胡腾队,舞者穿红锦襦,戴毡帽;五是诨臣万岁乐队,舞者穿紫绯绿罗宽衫,头裹簇花幞头;六是儿童感圣乐队,舞者穿青罗生色衫,系勒帛,总两角;七是玉兔浑脱队,舞者穿四色绣罗襦,系银带,头戴玉兔冠;八是异域朝天队,舞者银束带,头戴夷冠,手执宝盘;九是儿童解红队,舞者穿紫绯色绣襦,系银带,头戴花砌凤冠;十是射雕回鹘队,舞者身穿盘雕锦襦,手持射雕盘。

“女弟子队”共一百五十三人,一为菩萨蛮队,舞者穿绯色窄砌衣,戴卷云冠;二为感化乐队,舞者穿青罗生色通衣,背梳髻,系绶带;三为抛球乐队,舞者穿四色绣罗宽衫,系银带,奉绣球;四是佳人剪牡丹队,舞者穿红生色砌衣,戴金冠,剪牲丹花;五是拂霓裳队,舞者穿红仙砌衣,碧霞帔,戴仙冠,红绣抹额;六是采莲队,舞者穿红罗生色绰子,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手执莲花;七是凤迎乐队,舞者穿红仙砌衣,戴云鬟凤髻;八是菩萨献香花队,舞者穿生色窄砌衣,戴宝冠,执香花盘;九是彩云仙队,舞者穿黄生色道衣,紫霞帔,冠仙冠,执旌节、鹤扇;十是打球乐队,舞者穿四色窄绣罗襦,系银带,裹顺风脚簇花幞头,执球杖。

上述二十个队舞分别在宋代宫廷祭祀、典礼、宴享时表演。

除了上述队舞外,宋代还出现了溶诗歌、念白、队舞和故事情节于一体的“大曲歌舞”,而且有了角色的分工与名号,如手执竹竿、指挥舞队上下场并念诵致辞的人叫“竹竿子”,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节目主持人;“竹竿子”又叫“参军色”,在表演时,引导舞队上场叫“勾队”,表演完毕,招呼舞队退场叫“遣队”或“放队”;舞队后面的乐队叫“后行”;独舞演员叫“花心”,与“竹竿子”有台词对白,等等。

唐代大曲还是单纯的歌舞套曲,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一般长几十段。而宋代大曲则比较短小,只截取一部分表演,称为“摘遍”。演出时,歌舞通常从“中序”开始,也有的从“入破”以下截用。仅以《剑舞》为例,来了解一下宋大曲的表演程序。

《剑舞》表演开始,“竹竿子”最先上场,念诵词,然后指挥舞队上下场。表演内容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 “乐部唱曲子,作舞剑器曲破一段”。(舞罢,二人分立两边。又有两个穿着汉装的人出来,对坐,桌上设水果)“竹竿子”介绍舞蹈的背景,介绍楚汉相争时的鸿门宴。接着乐部唱曲子,曲剑器曲破一段。又有两人上场,一人舞蹈,想要行刺右汉装者;另一人舞蹈進行阻挡。二人舞毕,两舞者退场,两穿汉装者也退场。从上述的介绍和舞蹈可知,这段表演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两个穿汉装者,一为刘邦,一为项羽;舞剑者,行刺者为项庄,阻挡者为项伯。

第二部分:(复有两人唐装出,对坐。桌上设笔砚纸。舞者一人换妇人装立)“竹竿子”念白。然后乐部唱曲子,曲剑器曲破一段。二舞者,一男一女对舞。这段表演讲述的是盛唐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故事。着妇人装的舞者,即公孙大娘,舞剑“做龙蛇蜿蜒曼舞之势”,英武矫健。两个穿唐装者,一为著名书法家张旭,一为诗圣杜甫。桌上所设笔砚纸,既表现张旭“草书大進”,也表现杜甫“丽句新成”,指其名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通过《剑舞》的表演程式,可知大曲表演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并展示一定的历史故事内容,配以简单的人物扮演,再辅以与故事情节相符的抒情歌唱和音乐伴奏,就构成了一种以歌舞为主的简单舞剧。

当然,并不是所有宋代大曲都重视人物、情节,也有一部分大曲不含人物和情节,只有对白、音乐和舞蹈,与唐代大曲更为接近,所不同的是具有“队舞”的程式。比如《采莲舞》。

除了上述二十队队舞以外,大曲中也包含着相当的队舞,如《太清舞》、《渔父舞》、《花舞》、《剑舞》等。史料记载,宋代大曲至少有四十套,著名的还有《南吕薄媚》、《降黄龙》等。

宋代宫廷除了队舞、大曲歌舞外,许多唐代优秀的舞蹈如《胡旋》、《白纻》、《前溪》、《绿腰》等舞蹈依然独立存在。

宋代舞蹈高度规范化为戏曲舞蹈奠定了基础,但它的一个消极影响是限制了舞蹈情感的抒发。

辽代在会同九年(公元946年)从汴梁得到中原雅乐、散乐,自此有大曲,成为宫廷宴享、庆祝活动中的重要表演节目;金太祖阿骨打于天辅年间(1117~1122年)攻打辽国,得到辽大曲,后金人灭北宋,又得到北宋大曲。因此辽、金大曲也十分兴盛。金人大曲的舞旋表演已发展为以两人对舞为主。



0% (0)
0% (10)
最新资讯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