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俗舞蹈(或称
国际土风舞、世界民族舞蹈、世界民俗舞蹈)是一种由同一群舞者跳不同民族族群舞蹈的舞蹈类型,通常是娱乐性质的社团。跳舞的目的是为了娱乐或表演,通常舞蹈所考虑的是各族群舞蹈的文化传统。
国际民俗舞蹈不需要任何特定族群的成员。
国际民俗舞蹈有多种目的,通常是保存文化、娱乐或表演。社团舞蹈目的不同,所选择的舞蹈也不同。以娱乐为目的的社团所选择的舞蹈通常都偏向于个人的喜好。而以表演为目的的社团所选择的舞蹈通常都偏向于具有舞台效果的舞蹈,这些舞蹈通常需要高度的技巧及明显的肢体动作。不过,娱乐与表演也是有重叠的部分,以上两类的舞者通常也注重舞蹈文化的保存。
历史
国际民俗舞蹈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移民社区。各国传统舞蹈,如branles、polkas、quadrilles等,一直在
国际上传承了几百年。然而
国际民俗舞蹈是由一位立陶宛裔美籍人Vytautas Beliajus创立的,他在1930年代不断的学习、教导、表演各国传统民俗舞蹈。其他知名教师包括Michael Herman、Mary Ann Herman、Jane Farwell、Dick Crum。
国际民俗舞蹈已发展成一个大型舞者的社群,横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洲和其他国家。每年举办许多舞蹈节庆、舞蹈营队或聘请教师讲习各个舞蹈传统。这些社群通常讨论的是欧洲舞,但也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欧洲、非洲、南北美洲、中东、远东、澳洲和南太平洋。
衝突
国际民俗舞蹈社群中存在著分歧。最大的分歧在于舞蹈应该怎麽呈现。舞者们普遍认为:一、舞者在舞蹈传统上,坚持尽可能贴近原始风格的舞蹈;二、应该允许
国际民俗舞蹈演变,每个
国际民俗舞蹈社团的舞蹈风格是可以自行修改的。
在台湾的
国际民俗舞蹈
在台湾的
国际民俗舞蹈社团或土风舞社团所跳的舞蹈皆是属于此种类型的舞蹈。台湾的
国际民俗舞蹈滥觞可以追溯到西元1957年李凯.荷顿先生来台访问开始。[1]在此次来台访问介绍了包括水舞及钟声舞等将近30馀支土风舞舞码,开创台湾土风舞运动的风气。并由救国团展开全面性的推广。[2]
在台湾的舞蹈营队
以色列&巴尔干舞蹈研习营[3]
世界之舞研习营[4]
台湾之舞研习营[4]
帆亚舞蹈营[5]
亚洲土风舞营
传巡舞蹈营[5]
在台湾的各类土风舞
以下列出土风舞联欢场上,常出现的各种舞蹈及类别下的舞码举例:
中国舞 - 相思比梦长、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以色列舞 - 停不了、犹太情侣
西班牙舞 - 帕索帕索、巴士登之舞
匈牙利舞 - 匈牙利女子圆环舞、杜拿托里跳跃舞、快速夏得西
义大利舞 - 表演会铃鼓舞
俄国舞 - 卡马伦斯卡
波兰舞 - 寻梦舞、奥贝雷克
墨西哥舞 - 帽子舞
美国舞 - 最后华士
日本舞 - 难忘的今天
保加利亚舞 - 萧波斯哥
亚美尼亚舞 - 哈尼那、亚美尼亚王子、春日时光
巴尔干地区舞 - 重踏圆环舞
阿尔卑斯山区舞 - 击鞋兰德勒
爵士舞 - 一路顺风
自编舞 - 天地人、夏威夷情歌
德国舞 - 四拍子击鞋
印度舞 - 巴恩格拉、旅程
罗马尼亚 - 山谷之歌
乌克兰 - 乌克兰小品
马其顿 - 天域斯高、南国之诗、温泉山庄、贝罗卡、扎拉摩
斯洛伐克 - 雷斯雷贝斯扑克、斯卡简拿扑克、卓贝卡双人舞
捷克 - 欢乐扑克、拉斯哥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