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风格迥异的藏族歌舞形式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8:57:00 点击:
藏族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他们不但节日唱歌、祈神唱歌,而且劳动唱歌,甚至调解纠纷时也离不开唱歌。

劳动中的歌舞
  西藏人总是边干活边唱歌,甚至以舞蹈动作相配合。歌唱使劳动具有节奏,动作轻松舒展,并且减轻疲劳,使工作不致过分单调。那些江河两侧的田野,很像农人们的天然舞台,他们成群结队地唱着歌送肥,唱着歌耕地,唱着歌锄草、收割、打场。而长年生活在高山草原的牧人,放牧有牧歌,剪毛有剪毛歌,驮盐有驮盐歌,接羔育幼、拴牛牧羊,都有其独特的歌曲。

对歌
  藏语叫“次加”,意为“歌的争斗”。这种娱乐形式在西藏城乡非常普遍,男女老幼无一例外地都乐意参加;无论在劳动、休息或集会时,随时随地都能热烈地对唱。走路的时候,前一拨和后一拨对;过节的时候,这个村与那个村对,男人们和女人们对。过去西藏邮电事业很不发达,藏族人很少有人能书写情书,情歌对唱是他们谈恋爱的重要方式,许多青年男女是通过情歌往复而最后组成家庭的。   

酒歌
  喝酒要有酒歌相伴。在平日应酬上,往往主人家有一两位妇女,一人斟酒,一人唱饮酒歌。酒歌唱过,客人仍不饮酒,或者没有按藏族规矩,先喝三口,再干一杯,便被认为是无理。
  有一首山南酒歌,讲饮酒的规矩:美酒不要催快喝快喝,饮酒跟毛驴饮水不一样;酒歌不能催快唱快唱,唱歌跟比赛射箭不一样;舞蹈不要催快跳快跳,跳舞跟铁匠打铁不一样。   

圈舞   
  圈舞围绕篝火旋转,藏文史料《拉达克王系》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前后的德晓勒时期,西藏各地歌舞盛行。从更远的时代起,藏族人即有围绕篝火欢歌狂舞的习俗。这些旋转不息的歌舞,陪伴这个民族走过无数个世纪的时光,传承发展直至今日。藏族圈舞泛称为“谐”,雅鲁藏布江流域农民的圈舞称为“果谐”;康区和藏北的圈舞叫“果朝”,又称“锅庄”,舞步雄浑而豪放;林芝一带的圈舞称为“博”,“博”是“谐”的变音。后藏地区的圈舞名叫“堆谐”,后来传到拉萨,成为表演性很强的“踢踏舞”。圈舞进入祭神和庆典,成为一种大型仪礼歌舞,为“谐饮”。在那些农事闲暇的冬日,劳动归来的夜晚,美丽幽静的村庄,农人们一边唱着“来吧!来吧!来跳果谐吧!”的歌,一边汇聚到麦场、庭院、林间空地,燃起一堆篝火,跳起跟土地一样朴素的农民圈舞。尤其是藏历新年和望果节,“果谐”跳起来简直是不分日夜。跳舞时没有器乐伴奏,舞者不时发出“曲曲曲”或“休休休”的声音,或者吹口哨,或者一起数着快板,以协调舞步、统一节奏。

弦子和锅庄   
  和农民的“果谐”相比,流行在藏东康巴人中间的昌都锅庄,舞姿更加潇洒,气势更为高扬,充分显示出康巴男性的剽悍之美。而以巴塘弦子为代表的藏东“康谐”,则更为优美与抒情,充分展示康巴女子优美的体态和迷人的歌喉。   
  昌都锅庄通常分为“曲朝”(寺庙锅庄)、“仲朝”(牧区锅庄)、“王朝”(农区锅庄)3种。“曲朝”普遍是在寺院宗教节日的时候跳,迎送康区大活佛时也跳。这是一种庄严、隆重,充满宗教气息的舞蹈,是男男女女为祈祷来生幸福而献给神佛的舞蹈。清朝乾隆年间,这种舞蹈被引进当时的京都——北京,成为宫廷朝庙乐舞的组成部分。而农区和牧区的锅庄则更为热烈奔放,充满自豪。藏北草原每逢新年佳节、结婚喜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草原赛马盛会,牧人们都要燃起篝火,夜以继日地跳牧区锅庄。与农区锅庄相比,“仲朝”的曲调更为深沉,舞步更为粗犷,男子的动作,激烈奔放,铿锵有力,俯仰翻转,令人眼花缭乱;而女子的动作则小而含蓄,有时腰肢随着歌曲的旋律轻轻摆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堆谐
  “堆谐”是拉萨流行的歌舞。堆谐意为上部地区的歌舞,它的家乡是古代南北两个“乃堆”万户管辖的地方。据西藏音乐家边多先生的研究,“堆谐”是从自娱性的民间圈舞“果谐”演变过来的。它和“果谐”不完全相同的是“堆谐”有六弦琴伴奏,而且带有表演的性质。“堆谐”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快板和慢板节奏变化很大,每个曲调都配有固定的歌词。以珠穆朗玛峰附近的定日为中心的南方“堆谐”,比较粗犷朴实;以拉孜为代表的北方“堆谐”,则具有热情流畅的特征。拉萨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对来自遥远的西藏西部的原始“堆谐”,进行再创造,重新填词作曲,使之更优美、更婉约、更细腻、更有市井气息。例如生活在上世纪前半期的盲目艺人阿觉朗杰,谱写了诸如《重堆宁久》、《阿觉得》、《阿久索朗多布杰》、《甲令赛》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他是与瞎子阿炳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的民间艺术大师。   

谐钦
  “谐钦”,意为大歌,它是一种庄严的歌舞,也是一种颂歌,一种大型团体歌舞。“谐钦”只能在隆重的仪礼中表演,一年或几年一度的宗教节日往往也要跳“谐钦”。歌舞是大型的,一般男女各16人,有的更多。他们的服装有严格的规定,男的身穿缎袍,戴圆形黄绒帽;女的穿彩缎藏袍,戴弓形或三角形头饰。过去跳“谐钦”是一种“差”事,子子孙孙一代接一代。现在则由民间老艺人担任教练,舞蹈者从当地少男少女中挑选。表演程序是先唱后跳,歌声缓慢,时起时伏,伏时声音低沉浑厚,起时高亢悠远,句句唱词拉得很长,唱完一段之后开始起舞。舞步时而向前,时而后退,时而向左,时而向右,脚下发出不同节奏的声音。西藏各地都有“谐钦”,虽然表演形式类似,但歌词却完全不同。寺庙属民表演的“谐钦”,大都歌颂寺庙的辉煌;贵族属民表演的“谐钦”,大都歌颂所属家族的功绩。



0% (0)
0% (10)
最新资讯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