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舞蹈资讯 精彩视频 舞蹈种类
拉丁舞蹈  摩登舞蹈  民族舞蹈  现代舞蹈  芭蕾舞蹈  踢踏舞蹈  街舞舞蹈 
舞蹈比赛 舞蹈教学 音乐下载 精美图库 会员服务
国内资讯  国际资讯  明星档案  舞蹈前沿  舞蹈评论 
比赛视频   大赛视频   积分视频   会员上传   表演视频   教学视频   彩访视频   视频集锦  明星视频 
赛事通知   比赛成绩   国内赛事   国际赛事   比赛规则   裁判介绍  
教学资料  舞蹈知识  舞蹈名师  舞蹈考级  舞蹈培训 
拉丁音乐   摩登音乐   表演舞蹈   团体舞蹈   其他音乐   音频光碟  
积分说明   VIP会员   会员登录   附近的人   求职招聘   寻找舞伴  

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竹竿舞独领风骚的海南文化符号

不详 佚名 【字体: 】 2011-11-24 18:45:00 点击:
源于黎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竹竿舞,1950年代被改编成《打柴舞》首次走出大山登上舞台,以眼花缭乱的高难度动作折服了国内外观众――

竹竿舞独领风骚的海南文化符号

黎村办喜事跳起竹竿舞。一九五七年十月摄于通什。

竹竿舞独领风骚的海南文化符号

  这张拍摄于1957年的照片可以证明竹竿舞和黎族群众生活的密切程度:一户位于通什山区的黎族人家正在办喜事,屋子的窗户贴上了大大的“喜”字。然而在大门口,一群人却摆下了竹竿舞的阵势。自小生活在霸王岭脚下的省歌舞团团长黎明亮告诉记者,这是女方家庭在等男方来迎亲,而竹竿舞就是为新郎专门设下的,新郎只有顺利闯过竹竿舞阵,才能将新娘娶回家。这种风俗在海南三亚等地的黎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

  在丰富多彩的海南黎族舞蹈中,竹竿舞颇为神奇,它既是婚庆、丰收等生活当中的一项庆祝活动、又是可以在舞台上表演的一门艺术;既可以在田间地头、广场上举行、也能够登上最高级的艺术殿堂演出;参加的人上至白发老人、下至黄口小儿,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与。这种草根性和艺术性并存的舞蹈,就是在海南黎族同胞中广为流行的“竹竿舞”。

  跳竹竿舞可以说已经成为黎族群众一项必备的技能,不仅婚庆、丰收的喜庆日子里要跳,而且到每年三月三的时候,如果哪个姑娘、小伙的竹竿舞跳得好,就会受到很多异性的倾慕,成为大受欢迎的焦点人物。

  黎族的竹竿舞难度最大

  起源:黎族生产生活的需要

  我省著名舞蹈编导、海南省歌舞团艺术总监彭煜翔在建省初期来海南之前,就对竹竿舞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竹竿舞并非海南黎族独有,云南、广西等地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跳竹竿舞的习俗,甚至连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也有竹竿舞。

  “但是来到海南后,我才发现黎族的竹竿舞有其独特性。”彭煜翔说,和其他地区的竹竿舞相比,海南的竹竿舞以其造型多样、舞姿优美和难度极高而独树一帜。

  据介绍,竹竿舞又称“打柴舞”,最初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选拔村寨中机智、勇敢、富有胆略的青年。因为竹竿舞一开始并非用竹竿,而是用又粗又重的树杆,有的上面还有刺,跳的人如果不小心被打到,不仅疼痛难忍,甚至还会受伤,因此需要跳舞的人胆大、心细。彭煜翔说,竹竿舞的产生完全是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除了选拔优秀青年外,竹竿舞的动作也是对黎族生产、生活的再现:从“磨刀”到“割稻”再到“打鹿”“青蛙跳”,然后是“恋爱”“结婚”等,具有很系统完整的顺序和步骤。

  在国内外所有的竹竿舞中,黎族的竹竿舞动作难度最大,而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外地普遍采用4对竹竿,而海南却使用5对竹竿,而且竹竿随着音乐的节奏上下翻飞,时而脚下、时而头上,最惊险的时候,竟然有三对竹竿在头上、两对竹竿在脚下同时夹击,跳舞者稍不留神,就会被竹竿打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跳舞的黎族青年男女居然胜似闲庭信步,在竹竿的夹缝中随意追逐、打闹,而且还不时摆出梅花型、8字型等优美的造型,有的甚至还会做出腾飞、手撑地等超高难度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

  《野营大军过山来》拍成舞台艺术片

  演变:赋于竹竿舞情节和人物

  舞姿优美、音乐动听的竹竿舞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很快赢得了文艺工作者的青睐。早在1950年代,当时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广东民族歌舞团、海南省歌舞团的前身)就把竹竿舞改编成《打柴舞》,在省内外演出,深受欢迎。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继承和发扬,《打柴舞》至今仍然是海南省歌舞团的保留节目,常演不衰。

  1957年,舞蹈工作者将《打柴舞》改编进京参加少数民族的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后来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除了独立成为一个节目之外,竹竿舞还被文艺工作者们有机地融入到其他舞蹈形式中,成为表达主题、渲染气氛的一个重要手段。

  1970年代,当时的广东民族歌舞团(海南省歌舞团的前身)创作排演了一出长达15分钟的舞蹈《野营大军过山来》,其中在表现黎族群众欢迎解放军进山的片段中,编导者首次在大型综合性舞蹈节目中采用了竹竿舞:数根长达5米的竹竿横亘在舞台上,随着欢快的音乐声,黎族群众和解放军在竹竿的缝隙里翻飞、跳跃,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省歌舞团团长黎明亮当年在剧中扮演解放军,他说,这是竹竿舞第一次被赋予了情节和人物,使得竹竿舞从此跻身全国优秀民族舞蹈艺术之列。为此,当时的珠江电影制片厂还特意把这个舞蹈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在全国放映。

  对于竹竿舞未来的舞台呈现形式,省歌舞团艺术总监彭煜翔有着大胆的设想。“竹竿舞的动作非常丰富,如果编排组合得当,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彭煜翔表示,他正在尝试把其他艺术形式融入竹竿舞,除了跳跃和腾空外,今后在竹竿舞中或许还会看到杂技中的跟斗、街舞中的旋转等多种技巧。

  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

  发展: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符号”

  作为一种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的艺术形式,竹竿舞表演具有很强的大众性和形式感。在海南,竹竿舞已经成为欢迎来宾的一种形式,而在外地人的眼中,竹竿舞也已经成为海南和黎族的一种象征符号,被广泛运用。

  凡是来过海南旅游的中外游客,恐怕都会对竹竿舞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在黎族村寨观光游览、还是在海边沙滩举办篝火晚会,游客们都会被邀请加入到跳竹竿舞的行列中。而在许多大型活动中,竹竿舞也会被作为营造气氛的一种手段广泛运用,例如每年的欢乐节、嬉水节,竹竿舞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2002年,首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举行,海南竹竿舞吸引了参加会议的各国政要,尤其是在会议间隙,与会的中外嘉宾跟着演员学跳竹竿舞,更是成为那届年会的一道独特风景,从此海南竹竿舞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2007年,海南的竹竿舞跳到了香港街头。在全国人民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的巡游队伍中,海南的竹竿舞和全国各地的民族艺术同台竞技、争奇斗艳,为香港同胞送去了来自海南的祝福。

  随着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竹竿舞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被文艺工作者搬上了艺术舞台,而且还成为海南欢迎中外来宾和游客的一种礼节和仪式。如今,小小的竹竿,俨然已经成为海南旅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一种象征符号。



0% (0)
0% (10)
最新资讯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
版权所有 华人舞蹈网 CopyRight 2006-2012
吉ICP备11005826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经开二区 邮编:130000
电话:13596490070 Email:hrwdw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