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湘西民族舞蹈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民族歌舞团、文工团等组织相继成立并逐步健全。土家族、苗族等民族舞蹈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优秀节目还多次参加全国会演和出国演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湘西民族舞蹈以土家族舞蹈与苗族舞蹈为主。土家族舞蹈主要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马舞、梅常舞、团鸡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等;苗族舞蹈主要有鼓舞(又称跳鼓)、接龙舞、跳香舞、芦笙舞、盾牌舞及巫傩仪式中的开路郎君舞、开山舞、绺巾舞、司刀舞等。
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举行祭礼活动时的大型传统舞蹈,亦是土家族的标志性舞蹈。因其基本动作为摆手,习称摆手舞。摆手舞一般由土家“梯玛”或摆手堂的堂师主持。其舞姿朴实粗犷,节奏鲜明,故土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跳摆手舞。舞蹈内容多为生活、生产及狩猎、征战中的动作。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高尚品德和渴望幸福、憧憬未来的美好心愿。
在湘西较大的土家族村寨,一般都建有摆手堂,堂上敬有土家先祖和机智、英雄人物如“八部大王”等塑像,堂前有宽敞的坪坝。每年正月新春,八方乡亲身着盛装欢聚摆手堂祭祀祖先,载歌载舞。短则一天一夜,长则七天七晚。
摆手活动按舞蹈形式有“单摆”、 “双摆”、“回旋摆”之分;按规模大小,则分“大摆手”、“小摆手”。“大摆手”可聚集数寨或数十寨的数万人狂欢一堂。“小摆手”一般一村一寨一堂。
接龙舞接龙舞是苗族人民一种传统的集体舞蹈。它表达了苗族人民企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接龙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个神奇的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上的某一朝代,苗族出了个名叫“代雄”的英雄,他多次带领乡亲们反抗官府的欺压盘剥,打退官兵的围剿进攻,令朝廷为之震撼。一天清晨,代雄用金竹和牛筋做的弓、虎骨削制的箭对着北方连射三箭。这三箭不偏不倚射在当朝皇帝的龙椅上,只是皇帝当时尚未上朝,才幸免一难。后皇帝及满朝文武急令方士掐算,得知湘西武陵苗山有祥龙盘卧,地气旺盛,生长异人,须断其龙脉方保平安……苗乡的龙脉被斩断后,苗家的日子越来越苦。一位风水先生点化他们去洞庭湖接龙回家,有吴姓苗家率先接龙,遂成大户。其他苗家纷纷效仿,于是形成了“接龙”的风俗。
接龙舞一般都在苗家重大的节日或祭祀活动中表演。通常伴有锣声鼓点,由一位苗老司带领数十位身着盛装的苗家男女,手持撑开的雨伞旋转着,如龙一般在宽敞的坪坝上穿梭游弋。以示把祥龙接回了苗山,把吉祥幸福接进了苗家。
鼓舞苗家鼓舞又称“跳鼓”。传说苗家刚刚迁至湘西的时候,住在荒山野岭、草莽洞穴之中,常常遭受豺狼虎豹、蛇蟒毒蝎的伤害,生活十分艰难。为此,人们结芦为屋、群聚为寨、垦荒造田、狩猎而生。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群青面獠牙、血盆大口的山妖窜进苗乡,九十九个苗寨被它们毁了三十三个,九千九百口苗民被它们吃了三千三百口。这时,一位名叫若雄的苗家后生挺身而出,带领乡亲们在寨前寨后布陷阱、张麻网、放铁套,紧握梭镖、杉刀、鸟铳同山妖浴血搏斗了三天三夜,打死打伤了多数山妖,并在陷阱里生擒了最凶残的山妖王。乡亲们咬牙切齿地杀死了山妖王,尚不解恨,又把它的皮剥下来蒙在一截空心的树干上敲打,一边敲一边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模仿与山妖拼杀的动作。随着山妖皮的干燥,那敲打声越来越雄浑响亮,吓得那些野兽和山妖再也不敢来苗寨残害生灵。乡亲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也就越打越起劲越舞越有趣,除了模仿表演战斗的动作,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情节也纳入了“跳鼓”的内容,慢慢地,“跳鼓”便成为苗家的一种风俗流传下来。
时至今日,“跳鼓”已作为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民族体育活动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它集体育、文娱、舞蹈为一体,以其雄浑的旋律、激越的鼓点、粗犷优美的舞姿及多变的套路独树一帜,成为我国民族体育大花园中一枝绚丽多彩的奇葩。苗族著名女跳鼓手石顺明曾多次应邀到北京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称赞,并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竞赛中荣获金牌,被誉为第一代“苗家鼓王”。
苗家“跳鼓”形式多样,有单人跳鼓、双人跳鼓、多人跳鼓、团圆鼓舞以及活泼风趣的猴儿鼓等。无论哪种形式,都须有一人或数人立于鼓旁敲击鼓边,名日“敲边鼓”,其节奏必须同表演者的鼓点相和谐。
“跳鼓”的内容主要以战斗、生产、生活中的情节动作为素材,其套路多变,时有即兴发挥。经过多年的加工整理,大致可分为“迎宾鼓舞”、“生活鼓舞”、“丰收鼓舞”三个部分。
“迎宾鼓舞”——鼓手们用“梭步开花”、“转身摆莲”、 “过肩甩手”等动作,用优美的舞姿、鲜花般的微笑、喜炮似的鼓点表达出苗家人热情好客的心声——欢迎您,来自远方的朋友、兄弟!
“生活鼓舞”——这套动作完全取材于苗族人民的战斗、劳动和日常生活,刺步、搏斗、梳头、洗菜、煮饭、推磨、纺线、织布、播种、插秧、薅草、割禾、打谷、挑运等二十多个复杂的场景井井有条地浓缩在表演之中,充分表现了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品质及自然纯朴、想象丰富的艺术天才。
“丰收鼓舞”——辛勤的劳动,迎来了金秋的丰收,苗家山乡一派喜庆。在跳鼓表演中,鼓手们创造性地从体操、舞蹈等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用“绕胸花”、“大劈叉”、“跳腿击鼓”、“鹞子翻身”等十多个高难动作编织了丰收鼓舞。热烈而激荡的鼓点,欢快而粗犷的舞姿,尽情展示着苗乡振奋人心的丰收景象和丰收喜悦。
“团圆鼓舞”——起舞前,选一人在坪中央打鼓(鼓平放于地上)众人环圈顺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按鼓的节奏摆肩腰跳舞,每跳完一段舞,鼓点停止,起唱山歌,不管多少人参加舞蹈,每个都轮唱一段。众人随歌的节奏继续舞蹈,鼓停舞不停。现在因参加人数太多,只从其中抽出几个代表性的人来唱,每唱完一段山歌,群喊“呵嗬”,气氛异常热烈,然后又继续打鼓跳舞。主要动作有大摆、小摆、细摆三套。男的多跳大摆,女的跳小摆和细摆。“团圆鼓舞”的特点是:节奏鲜明,动作以腰和肩的摆动为主,快速时加以手的摆动。表演时,人越多越好。舞蹈服装为苗族古盛装,下穿百褶裙,锦镶花边,脚着古式花鞋,服饰鲜艳夺目。舞者全系女子。
八宝铜铃舞 该舞系土家族的一种祭祀性舞蹈,场面热烈。舞者一般为“梯玛”,即土老司。他们身上穿着大红法袍,腰系“八幅罗裙”,头上戴一顶彩色的“五佛冠”,手持八宝铜铃,在锣鼓声中,摇摆抖动着身躯,摇响铜铃,边舞边唱。歌唱的内容大多与祭祀的相关鬼神或祖先为主。舞蹈动作主要有“撬天”、“打露水”、“搭肩”、“跳火炕”、“交叉撇步”、“屈膝转身”等。舞蹈可独舞,也可多人同舞。舞蹈过程中,可边舞边唱,亦可只舞不唱或只唱不舞。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