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华人舞蹈网_体育舞蹈-体育舞蹈视频 >> 舞蹈种类 >> 民族舞蹈 >> 民族舞新闻 >> 浏览文章
萨玛舞的发展流变
“萨玛”本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名称,古代维吾尔族曾信仰过此教。当时由于生产力的极端落后,人们在专职的司祭者——“萨玛”的组织下,用歌、鼓、舞的形式,向自然界的多种神灵祈求狩猎和农业的丰收。早前,萨玛舞的参加者都是男性,不受年龄的限制,也不受人数的限制,而女性一般不跳这种舞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维吾尔族男子的舞蹈。
据《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一书中说,萨玛舞与亚洲北方游牧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有一定关系。十一世纪,喀拉汗王朝著名长诗《真理的入门》中也有记载。该书译者加注说:“萨玛,此处为舞蹈名称,来源应属于萨满教跳神作法的舞蹈。”
十九世纪维吾尔历史学家毛拉·木沙·沙依拉米撰写的《伊米德史》中也记述了这种舞蹈。《史记》里称它为“回舟舞”。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李端等人的诗词中也描写过萨玛舞,如李端在《胡腾儿》一诗中,有“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这样描写萨玛舞的诗句,由此看来,萨玛舞至少也有数百年的历史。
历史上曾有围着圆圈跳的“节尔里萨玛”、有呼唤和歌声伴唱的“约克麦提萨玛”、有用双手持撒巴依跳舞,并用热瓦甫、手鼓等乐器伴奏的“孜克里萨玛”等不同形式风格的萨玛舞,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表演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改变,逐渐从祭祀礼仪演变为劳动群众年节时的集体娱乐活动,后又发展成为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除年节外,一般欢庆场合有时也跳萨玛。萨玛舞蹈和音乐还被吸收在十二木卡姆的第三部分--麦西来甫中的开头部分。
在几个世纪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喀什地区的维吾尔族对“萨玛舞”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它传承至今,这时也有妇女参加,但都是妇女们自己在一起跳。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后,统治者也利用了萨玛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进行宗教活动。例如,把两手高举的动作,解释为“胡达(上帝)在天上”,一手扶胸的动作解释为“胡达在心里”……虽然跳萨玛时有唢呐吹奏,铁鼓敲打,但不准欢笑,舞者的情绪和舞蹈的气氛是肃穆庄严的。在寺院屋内举行的萨玛,没有音乐,随着阿訇的祷词,边舞边喊着有节奏的“哦呜--哦呜!”的呼声。但是在民间的娱乐场合,群众跳萨玛时,仍充满欢快的气氛。
“萨玛舞”的动作
“萨玛舞”的动作,不同于维吾尔族的其它舞蹈,有明显的个性,开始时单脚跳起,双手举起,紧接着双脚向左、向右迈出用力踏地,左手朝前,右手朝后,身体微微前躬,双手甩起,旋转180度或360度,动作根据鼓点的不同,脚步有些变化。在做各种动作时,嘴里有节奏地呼喊出:“嘿依!”、“嘿依!”增强了舞蹈的壮观和男子那种阳刚的气质。
萨玛舞的动作和鼓的节奏配合紧密。“咚”的时候多是全脚着地,稳而有力,不生硬又不马上抬起,有附点音符的效果。手多是自然形态的半握拳,下甩打开和弯屈收回,都有明显的悠劲。身体随着手的悠摆,有左右微晃的感觉,单步擦地跳起接空转、单步跳转等是萨玛舞中常见的技巧动作。
“萨玛舞”的伴奏
“萨玛舞”的伴奏形式以鼓吹乐为主。乐曲既有慢节奏的,也有快节奏。人们根据不同的鼓点,跳不同的舞步。“萨玛舞”的伴奏乐器主要有高、低、中音纳格拉鼓3个,其中高音一个,中音、低音各一个,唢呐一个。伴奏的乐曲主要是木卡姆中的乐曲。
萨玛有专门的曲调,开始前常常是吹奏人们熟悉的木卡姆或赛乃姆的乐曲,然后随着鼓的节奏变化转入萨玛乐曲。萨玛舞的音乐节奏刚健有力,很有特色。
伴奏萨玛的主要乐器是唢呐和铁鼓。唢呐数量不一。鼓以音高不同的两个鼓为一组,发出“咚”、“当”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大的场合,有时有两三组,外加一个音色更浑厚的大鼓,突出“咚”的音响效果。鼓的节奏决定着舞蹈的快慢和动作的和谐统一。有经验的鼓手,使鼓点敲击的变化多样,激励着舞者和观众的情绪。唢呐吹奏的曲调比较灵活,不受鼓的限制,有时拖两三个小节的长音,或音歇三、四小节,以突出鼓的节奏。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 | 搜狐网 | 五环体育舞蹈网 | 国家体育总局 | 体育舞蹈视频大全 | 中国体育舞蹈网 |
舞蹈圈 | 拉丁一百 | 拉丁舞服专卖 | 中华舞蹈网 | IDSA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 中国国际踢踏舞协会 |
拉丁汇 | 泰安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 | 舞蹈服饰品牌网 | 中国体育舞蹈教师协会 | 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 | 亚洲国际舞蹈联合会 |
拉丁舞第五大道 | 深圳凭风拉丁舞专业培训中心 | 山东舞蹈网 | 鬼步舞论坛 | 中国国际标准舞蹈网 | |
优舞网 | 拉丁舞曲大全 |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 | 女鞋品牌大全 | 天津整形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