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棒簸箕舞里的双胞胎姐妹
安顺市选送的原生态舞蹈《粑棒、簸箕舞》流传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火花等乡镇的布依族村寨,是布依族劳动人民每逢春节、六月六、九月重阳等节气时所跳的舞蹈,反映了布依族欢庆丰收的一个场景。舞蹈中,粑棒、簸箕是选手们的主要道具。13名男子、11名女子均是紫云民族中学学生,女选手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很吸引眼球,她们是紫云民族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李施和李熙。 岜沙汉子舞台下面更风光
舞蹈《岜沙汉》以自己独有的形式和风格,展现了岜沙人崇拜祖先、崇拜树木“天、地、人、神”的精神追求,以及岜沙汉顶天立地、坚韧不拔的性格。
岜沙男人肩不离枪、刀不离腰、穿家织布、镰刀剔光头、打赤脚的赳赳武夫打扮,一直被城市人引为奇观。这些岜沙男人走在大街上,总是一道风景。来自岜沙28名男子表演的《岜沙汉》以95.062分的成绩名落决赛孙山,但他们每一个人在台下都是明星,被观众追捧,被记者追捧,也被来自其他地州市的选手们追捧,纷纷抢着和他们照相。他们在台下更显得风光一些。其中,舞蹈队队长衮元亮是一位极具知名度的选手。他曾是中国联通形象大使,去年“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上,他是全省21位大众评委之一。 烈日下苦练,《阿妹戚托》一鸣惊人
晴隆县选送的《阿妹戚托》,是流传在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及相邻的彝族聚居村寨的一种世代传承的原生态舞蹈。其表演形式由6人或者8人或者12人手拉手,在无伴奏情况下起舞,主要由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变化来表现整个舞蹈。因此,“阿妹戚托”又被人们称作“东方踢踏舞”。该节目24名选手均是晴隆彝家女孩,平均年龄14岁左右。赛场上,她们富于变幻而且整齐的步伐迎来观众一阵阵掌声,最终,她们的表演一鸣惊人,以96.660的高分获得当晚比赛第二名。但没有谁知道这24名女孩在烈日下所付出的汗水。据省电台一位同行介绍,这些女孩全住在省电台附近一家简单的招待所里。这位细心的记者看到:连续几天来,每天天一亮,女孩们就集中在院子里练习舞蹈,直到天黑。为了跳准节奏,没有音响,女孩们就用手机存储的音乐放着跳舞。这一幕很让这位记者感动不已。 |